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疫情之下 傳統賽事受重創 而電子競技“出圈”了

遊戲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0年疫情之下,傳統體育賽事遭受重創,電子競技卻逆勢而上,憑藉天然的線上優勢如期舉辦賽事,成為觀眾、媒體、資本等競相追逐的對象。電子競技也在這一年成功“出圈”,收穫跨領域的廣泛關注。回顧2020年,逐漸走向風口的電子競技,“出圈”的腳步其實有跡可循。

疫情之下 傳統賽事受重創 而電子競技“出圈”了

“電競路”走紅背後 電競成為城市新經濟增長點

2020年,隨著電子競技風靡,一條名為“靈石路”的道路在網絡中被頻頻提及。原來,這是上海市靜安區一條道路的名稱,它聚集了眾多國際知名電競俱樂部、直播平臺、賽事製作及運營公司,形成了一條完備的電競產業閉環。這條道路被網友稱為“宇宙電競中心”,也成為了嚮往電子競技的年輕人的“朝聖之路”。如今,這條路除了吸引電競迷的光臨,對電競有所耳聞或不甚瞭解的遊客也會聚集於此,或在電競體驗館嚐鮮,或來這裡享受美食和打卡拍照,靈石路已成為一條跳出電競圈的網紅路。

疫情之下 傳統賽事受重創 而電子競技“出圈”了

靈石路走紅只是電競“出圈”的一個縮影,道路發展背後的城市發展體現出電子競技及相關產業已成為各地政府積極擁抱的新經濟增長點。今年,北京市提出“電競北京2020”計劃,旨在釋放北京支持電競產業發展的積極政策信號,吸引更多國內外優質資源,優化北京市電競產品研發授權、賽事舉辦、俱樂部運營、內容傳播、裝備製造、衍生品開發、教育培訓等產業鏈佈局。上海則在2020年提出“電競20條”等相關政策,希望著力電競全產業鏈發展,打造“全球電競之都”。除此之外,西安、成都、南京、廣州、南寧等地,都出臺了推動電子競技落地的相關政策。電子競技也由此跳出了曾經那個小眾、甚至被稱為“洪水猛獸”的圈子,成為了一項吸引年輕人、發展業態豐富、就業潛力無限的朝陽產業。

電競“戰神退役”留下23.4億微博閱讀量

2020年6月3日,著名電競選手Uzi宣佈退役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1997年出生的Uzi從15歲開始闖蕩職業電競,出道前三年兩奪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S賽)亞軍,2018年代表中國隊參加雅加達亞運會電子競技表演項目並奪金,被電競迷稱為“戰神”。Uzi退役的微博話題閱讀量至今已超過23.4億次。

疫情之下 傳統賽事受重創 而電子競技“出圈”了

因為Uzi的退役,引發了大眾對S賽的關注。以往,為激發全世界電競迷的熱情,S賽的入圍賽、小組賽、淘汰賽、決賽都在全世界不同的城市舉辦。今年受疫情影響,英雄聯盟製作方拳頭遊戲8月2日宣佈S10全程落地上海,總決賽在上港新主場——浦東足球場舉行。9月25日,來自全球的22支戰隊齊聚上海,S10如期舉行,成為疫情以來國內舉辦的第一項國際體育賽事。值得一提的是,在浦東足球場進行的決賽雖允許6312名觀眾入場,但觀眾需通過“登記搖號”的方式獲得門票。據英雄聯盟官網數據顯示,報名通道開放四小時後,登記人數突破了100萬。

S10開賽後,由法甲豪門巴黎聖日耳曼俱樂部出資組建的PSG戰隊一經亮相沖上了微博熱搜榜,這延伸出大眾對於傳統體育俱樂部涉足電子競技的關注。原來,傳統體育俱樂部涉足電競早已不是新鮮事,包括意甲羅馬隊、法甲裡昂隊、英超曼城隊、德甲沙爾克04隊等組建的電競俱樂部在世界範圍內已享有聲譽。中國方面,包括山東魯能隊、廣州富力隊、江蘇蘇寧隊等近年來都招募了職業電競選手組建電競戰隊。除俱樂部外,個人方面如阿奎羅組建職業電競戰隊、貝克漢姆入股英國一家電競公司並完成上市的新聞都成為了2020年體壇中傳播度很高的熱點新聞。

疫情致使傳統體育停擺 電競成為獨角獸

電競為什麼能“出圈”,首先要回溯2020上半年,傳統體育賽事受疫情影響紛紛暫停。這時,電子競技賽事卻在逆勢中宣佈如期舉行,吸引了眾多目光。以國內電競頭部賽事LPL(英雄聯盟職業聯賽)為例,選手只需在各自家中,即可線上相聚進行比賽,並通過直播平臺免費、高清晰、低延遲傳播到千家萬戶,為宅在家中倍感無聊的觀眾提供了一個有吸引力的選項。

疫情之下 傳統賽事受重創 而電子競技“出圈”了

傳統體育疫情期間也積極求變,如馬德裡網球公開賽在4月末搬到了線上,16名WTA/ATP選手使用一款《Tennis World Tour》的電玩遊戲進行線上聯網比賽。除此之外,中國車手周冠宇3月底在首屆F1虛擬大獎賽上奪得總冠軍、中國圍棋協會疫情期間將圍甲熱身賽搬到了網上、皇馬球星阿森西奧在3月末的線上西甲中奪冠為抗擊疫情籌集了14萬歐元等等,這些新聞都為當時疫情陰霾下的體壇注入了活力。

綜上,電子競技上半年“因禍得福”,得到了傳統體育迷甚至是非體育迷的關注。據企鵝智庫聯合尼爾森共同發佈的《2020年全球電競運動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僅中國,疫情期間電競用戶新增約2600萬。

官方認可、資本助力為電競“出圈”護航

首先,官方的認可態度成為電競“出圈”的基礎。3月14日由央視發現之旅頻道聯合騰訊電競拍攝的紀錄片《電子競技在中國》在《CCTV發現之旅》播出。這是繼2004年《電子競技世界》節目停播16年後,央視再次播出自制的電競節目。而在6月1日,央視提前得知了Uzi退役的消息,預製了採訪視頻。待Uzi正式宣佈退役後,央視第一時間發佈了採訪視頻,得到了全網的轉載及關注。

官方動作不止於此。2019年4月3日,人社部發布了一批新職業名單,其中“電子競技員”、“電子競技運營師”赫然在列。2020年初,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電子競技管理委員會受人社部職業技能鑑定中心委託,制定“電子競技員”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11月30日,電競管委會宣佈完成編撰,將在審核修改後於近期正式公佈。可以說,官方的認可態度使電競“出圈”的同時也使其朝著更加規範化的方向發展。

疫情之下 傳統賽事受重創 而電子競技“出圈”了

其次,資本的注入帶動了電子競技“出圈”。在10月16日S10的一場淘汰賽中,兩支中國戰隊JDG與SN迎來了正面遭遇戰。JDG全稱JINGDONG GAMING,是京東注資組建的一支電子競技俱樂部。SN全稱為SUNING GAMING,是蘇寧注資組建的一支電子競技俱樂部。這兩支戰隊的對決,也被稱為“電競界的電商德比”,引發了網絡世界中的激烈討論。

實際上,電商、互聯網企業等入局電子競技早已不是新鮮事,B站注資組建的BLG電競俱樂部、李寧公司注資組建的LNG電競俱樂部、快手組建KS.YTG戰隊、微博入局組建了WB.TS戰隊等等。這些企業自帶的影響力,將電子競技拉到了一個讓人無法忽視的高度。

除此之外,贊助商的入局也能推波助瀾。除LV、寶馬、奔馳、NIKE等早已與電競形成聯繫的品牌,今年S10中BOSE、浦發銀行、KFC、OPPO等品牌露出率都很高。可以說,商業化愈發成熟的電競產業不僅已經“出圈”,還成為了一片投資熱土。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疫情之下 傳統賽事受重創 而電子競技“出圈”了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