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12月24日,2021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召開。會議總結2020年及“十三五”交通運輸工作,分析形勢,部署2021年工作,強調2021年要重點做好深化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當好先行等12個方面的工作,為2021年全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提前列好了規劃藍圖,佈局良好開端。
國內基建高端裝備龍頭企業
中鐵工業營收訂單雙增長
軌道交通的發展必然離不開工程機械的發展推動,二者相輔相成,互相成就,作為國內基建高端裝備行業中的龍頭企業,中鐵工業的發展軌跡也是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公開資料顯示,中鐵工業(SH.600528)是專業從事隧道掘進機研發製造和綜合服務的科技創新型企業,隸屬於世界雙500強企業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中鐵”),業務範圍涵蓋隧道掘進設備、鐵路道岔、鋼橋樑、大型鐵路施工機械以及新型軌道交通的研發設計、製造安裝和技術服務等。
值得關注的是,中鐵工業2020年三季報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0.02億元,同比增長18.68%;歸母淨利潤14.03億元,同比增長10.77%。此外,據此前中鐵工業披露的重大合同簽約公告顯示,2020年1-9月,中鐵工業完成新籤合同額309.6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5.26%。專用工程機械裝備及相關服務業務新籤合同額106.79億元,同比增長49.7%。
營收訂單雙增長,作為盾構機、道岔、橋樑鋼結構龍頭企業,中鐵工業高端產品盾構機明顯直接受益於地鐵建設重啟及加快,同時川藏鐵路建設明顯加快,水利水電項目又有新突破。2020年9月底,國家發改委批覆同意建設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中鐵工業作為川藏鐵路採用的極端裝備的研製主體,有望從中深度受益。同時國家基建建設力度的加大,也有望進一步帶動公司裝備需求。
行業空間徹底打開
中鐵工業把握時代機遇受益行業發展
近日發佈的《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指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形成,人民滿意度明顯提高,支撐國家現代化建設能力顯著增強。擁有發達的快速網、完善的幹線網、廣泛的基礎網,城鄉區域交通協調發展達到新高度。基本形成都市區1小時通勤、城市群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的“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和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的“全球123快貨物流圈”,旅客聯程運輸便捷順暢,貨物多式聯運高效經濟。智能、平安、綠色、共享交通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城市交通擁堵基本緩解,無障礙出行服務體系基本完善。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會議中再度提出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正是“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受益國家加強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投資,軌道交通行業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疊加“一帶一路”推動,盾構機海外需求將快速增長,公司所處行業空間徹底打開。中鐵工業從中深度受益,新簽訂單保持持續增長,業績也得以實現不斷上升。
把握時代機遇,中鐵工業注重業務技術發展,不斷尋求技術突破。作為基建高端裝備製造龍頭企業,中鐵工業面對各種壓力和挑戰,一次次挑戰基建領域的高端裝備製造難題,用改革創新不斷實現新的跨越。據悉,中鐵工業隧道掘進裝備進入採礦、水利等新領域,盾構機產銷量連續三年“世界第一”;鋼結構產量突破110萬噸並完成海外落地建廠,橋樑鋼結構製造成為“製造業單項冠軍”;國內最大、最先進重載高錳鋼轍叉基地投入生產,工程服務業績快速增長,環保產業PPP項目落地……
招商證券此前研究報告指出,受益於基建發力,中鐵工業新簽訂單持續增長,在手訂單保障未來業績,水災等重建項目提供新增量,業績有望加速。
(編輯 孫倩)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迎多重利好 中鐵工業營收訂單雙增長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