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以“深化文化與金融合作,雙循環促經濟發展新格局”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文化金融峰會(簡稱“峰會”)在北京國際飯店召開。峰會自2017年至今,已成為國內最高端、最具影響力的文化與金融合作盛會。今年,峰會由開幕式、主題演講和圓桌論壇等環節組成,來自政府、高校及文化、金融機構的200餘名代表參會,熱議文化與金融合作新模式,進一步探討解決文化企業融資難、融資慢的痛點難點問題。
據瞭解,今年的中國文化金融峰會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指導,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東城區委區政府共同主辦,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文創金融研究中心、東城區文化發展促進中心共同承辦。峰會為文化資源與金融資本對接搭建了平臺,進一步推進了全國文化中心的文化產業引領區建設。
開幕式上,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發佈了《中國文化產業投融資報告(2020)》,東城區發佈了《2020年東城區創建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工作報告》,對文化產業投融資新特點、新趨勢做出研判。此外,北京市文資中心與東城區共同簽署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風險補償合作協議,將北京市文化產業“投貸獎”風險補償資金與東城區中小微企業風險補償專項資金聯動,積極探索建立優質文化企業增信新機制。以探索文化金融產品和服務、文化與金融合作模式“兩個創新”,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持續釋放市場主體活力、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再添動力。
峰會上,東城區向全國企業家拋出“橄欖枝”——東城區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將努力拓寬金融資本與文化資源對接渠道,全力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質精準服務,助推企業做大做強。
文化產業和金融業是東城區的兩大支柱產業,東城區圍繞示範區創建,持續推動文化與金融互聯、互補、互融、互促,不斷探索文化與金融合作。銀行機構的文化專營支行、文化金融事業部,以及北京文創板等文化金融服務機構紛紛落戶東城。基於文化與金融兩大產業的資源稟賦和發展優勢,東城區從政策體系、服務體系、空間體系等方面系統謀劃、多維發力,初步建立起具有區域特色的文化與金融合作模式,為在新場景、新業態、新消費、新動能發展浪潮中成長的文化、金融、科技企業帶來更多“東城機遇”。
2020中國文化金融峰會的舉辦,為深化“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創建工作,推動形成文化金融合作發展的“東城經驗”再開新局。近年來,東城區聚焦構建文化企業信用評級、文化信貸風險分擔、文化創業投資扶持引導、文化資產定價流轉“四個體系”,重點探索文化金融產品和服務、文化與金融合作模式“兩個創新”,從工作機制、體系構建、服務模式等方面大力推進,著力解決文化企業融資難、融資慢的痛點難點問題,致力於打造在全國具有領先優勢地位的文化金融發展高地。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打造文化金融發展高地 東城區向全國企業家拋出“橄欖枝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