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市民音樂廳”演出現場。(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北京12月23日電 (尹星雲)近日,北京交響樂團在北京市延慶區舉辦“永恆的經典”交響樂專場音樂會,為今年的“首都市民音樂廳”公益演出畫上圓滿句號。明年,“首都市民音樂廳”將推出10場公益演出,進一步打磨精品節目,加強京津冀聯動。
受疫情影響,今年“首都市民音樂廳”公益演出由原計劃的20場減為15場。上半年,北京交響樂團發揮自身優勢,履行社會職責,在黨支部帶領下,藝術總監與藝術家一起在線上創編多種公益演出方式,表達對一線醫護工作者的敬意,為廣大觀眾獻上高水平的線上公益演出,“首都市民音樂廳”創新舉辦的線上系列活動,受到廣大聽眾歡迎。由北京交響樂團、天津交響樂團、河北京交響樂團三家樂團的21位音樂家隔空合作的《我和我的祖國》,在全國產生巨大反響。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北京交響樂團啟動線下演出,並將“首都市民音樂廳”帶到北京周邊地區。比如,北京交響樂團走進河北,在張家口舉辦“首都市民音樂廳走進張家口”音樂會,為冬奧會助力;在遷安為首鋼工人獻上“致敬首鋼——北京交響樂團專場音樂會”普及交響樂。兩場公益演出緊緊圍繞京津冀交響樂藝術發展聯盟宗旨出發,推動京津冀地區全民藝術普及,培育古典音樂觀眾。
京津冀交響樂藝術發展聯盟於2019年5月成立。今年,京津冀三家樂團在天津聯合演出2場、在河北演出3場“首都市民音樂廳”公益音樂會,不但為各團演奏員提供交流學習的機會,也為天津、河北的樂迷帶去聽覺盛宴。
“首都市民音樂廳”是2017年推出的首都公共文化惠民品牌,由北京市文旅局主辦,朝陽區文化委員會、北京交響樂團、首都圖書館聯合承辦。該公益活動打破固有觀念,把交響樂送進軍營、企業、村鎮、社區、車間、校園……讓普通市民與高雅文化藝術零距離接觸。2018年,“首都市民音樂廳”不再僅限於北京地區的文化惠民活動,而是走出北京,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開始覆蓋三地。
截至目前,“首都市民音樂廳”演出200多場,演出足跡遍佈北京市全部16個區,以及天津、河北,讓政府文化惠民活動在更大範圍內落地生根,並由此延伸出京津冀交響樂團合作模式。“北京交響樂團堅持公益演出這麼多年,從未間斷過,觀眾也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培養起來的。如今,交響樂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喜愛。觀眾們有意願自己買票去音樂廳欣賞音樂,這就是公益演出的意義所在。”北京交響樂團團長孟海東說。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首都市民音樂廳”今年15場公益演出圓滿落幕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