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2月20日電(記者朱筱、蔣芳)合成“明”字的雲託“日”“月”紋銀飾件、定陵萬曆帝棺內出土的金盆……南京市博物總館與北京、南京等地多家博物館聯合舉辦“1420:從南京到北京”特展,並於近日在南京市博物館開展。
該特展南京站策展人朱逸霏介紹,今年是永樂遷都北京600週年,如果以城市為基點回望明朝,最適合的兩座城市當屬北京和南京。今年初,“1420:從南京到北京”文物展在首都博物館舉行。臨近年末,這一特展亮相南京,通過340件(套)明代精品文物,講述600年前從南京到北京的故事,展示南京與北京在明代獨具特點的歷史文化,解讀帝制時代都城興衰與王朝命運的關聯。
本次展覽主要圍繞朱元璋和朱棣在位期間的重大歷史事件展開,分為洪武肇基、永樂開拓、國祚綿延三個單元。各部分之間以歷史發展脈絡為主線,在特定的歷史場景中復原歷史人物,向公眾展示南京與北京在明代的歷史風貌。
南京部分的展品中,南京市博物總館收藏的嵌寶石鑲玉金帶板引人注目。該文物出土於南京江寧將軍山沐啟元墓,共有20塊帶板,形制完整。明代人把用珍珠、寶石裝飾的腰帶稱為“寶帶”,這條“寶帶”的金質地紋以累絲法制成,中間部位鑲玉,周圍鑲嵌一圈紅、藍寶石和珍珠,珍珠已風化不存,僅餘空託。
北京部分的展品中,有首次在南京展出的部分北京定陵出土文物。由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特區辦事處收藏的金盆出土於定陵萬曆帝棺內。朱逸霏說,該金盆含金量約65%,重1013克,沿面刻兩組對稱的二龍戲珠紋,龍之間刻山水和雲紋,盆底內壁刻二龍戲珠及雲紋,內底中心凸起一半球形,象徵火珠。
據悉,本次文物展設在南京市博物館多功能廳,將持續至2021年4月。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1420:從南京到北京”特展移師南京 展出340件(套)明代精品文物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