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馬雲上海放嘴炮,螞蟻集團麻煩不斷,可他的嘴炮也曾挽救過阿里

科技數碼 耀眼觀世界

馬雲這兩天又又上熱搜了,前幾天在上海的一段炮轟,惹上了禍端,螞蟻金服上市時間也再次被推遲!這次風波將馬雲又一次推到了風口浪尖!一時間關於馬雲,關於阿里巴巴的議論塵囂網絡!可是總體來說,這次的風波相對於馬雲創業之初隨時可能倒閉的困難,這次的就顯得太小兒科了!

馬雲上海放嘴炮,螞蟻集團麻煩不斷,可他的嘴炮也曾挽救過阿里

1999年馬雲帶著“十八羅漢”創立阿里巴巴,搞出Alibaba國際站,招攬到“錢袋子”大將蔡崇信,拉來2500萬美元的投資。

僅僅一年的時間裡,馬雲似乎就實現了夢想的一大步,他雄心壯志地擴大規模,燒錢般將公司從湖畔民宅搬進科技大廈,在英美等國設立辦事處,大量招人……然而,2000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破裂,影響到了全球,中國也受到巨大沖擊,一批批中國網站倒閉,步子太大扯著蛋的阿里巴巴也陷入了絕境,首當其衝的就是——沒錢了

馬雲上海放嘴炮,螞蟻集團麻煩不斷,可他的嘴炮也曾挽救過阿里

關明生緊急上任救阿里,為阿里贏下1年的喘息時間

2000年9月中旬,馬雲宣佈阿里巴巴進入緊急狀態,因為在這一年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互聯網泡沫破裂,華爾街震盪,全球資本市場一下子偃旗息鼓,互聯網行業遭遇重創!

在宣佈進入緊急狀態的會議上,馬雲針對阿里巴巴的“B2C”業務做出戰略決策:放棄香港、美國、歐洲和韓國這四大市場,回到中國。阿里巴巴要進行全面的收縮戰線,從海外擴張迴歸和立足中國本土,以杭州為中心,服務經濟發達的沿海中小企業,也即:回到中國,回到杭州,回到沿海。

不過這條正確的決策是治根之法,有效,卻療效緩慢,並沒能第一時間把阿里巴巴拉出困境。

馬雲上海放嘴炮,螞蟻集團麻煩不斷,可他的嘴炮也曾挽救過阿里

因為到了2001年的1月份,阿里巴巴賬上只有700萬美元的資金流,而當時的阿里巴巴每個月的成本在100萬美元,算下來頂多能再支撐5個月。所有人都深知阿里巴巴急需找到盈利模式,找到新的投資。可當時的阿里巴巴,捱得過5個月嗎?就算捱過去了,接下去怎麼辦?當時的全球、中國環境都是人人對互聯網避之不及,再無機構願意投資,這時候大將蔡崇信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了,馬雲不得不狠心下了一個決定,那就是採取“節流”的方式,提出了一個緊急救援方案,任命關明生全權負責撤站裁員!

那一年,是阿里巴巴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撤站裁員,總員工數從300人減少到100人左右,Alibaba辦事處由原來的10個砍成3個。

馬雲上海放嘴炮,螞蟻集團麻煩不斷,可他的嘴炮也曾挽救過阿里

當然,亂世用重典,沉痾用猛藥,狠下心的馬雲這一救急方案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阿里巴巴每月的成本從100萬美元降到50萬美元,就此贏得了寶貴的一年喘息時間。但是,喘息時間有了,那要怎麼才能盈利賺到錢,才能讓阿里巴巴活下去呢?

“中國供應商”上線,阿里的地推鐵軍親手搶救阿里

當時九成中國互聯網企業都倒下了,也沒誰清楚知道怎樣才能活下去,於是馬雲在依靠關明生完成撤站裁員、全面收縮戰線的任務後,一次次做動員會議,甚至舍下大本錢,花100萬大搞員工培訓,梳理企業價值觀,增強員工凝聚力,說阿里巴巴只有盈利了,才能為中國互聯網企業重塑信心,並且喊出了那句阿里巴巴史上最悲壯的口號:如果所有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都要死,阿里巴巴要做最後一個。

馬雲上海放嘴炮,螞蟻集團麻煩不斷,可他的嘴炮也曾挽救過阿里

至今想來,這句口號仍充滿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悍勇之氣。阿里巴巴也在馬雲的動員下重拾信心,他們列出十幾種盈利模式,一一嘗試了各種業務,從註冊域名到幫助客戶訂酒店、訂機票等等,幾乎衣食住行無所不包,也盈利了一部分。但是,嘗試一段時間後馬雲突然發現阿里巴巴走偏了!阿里巴巴的立足之本是中小企業,創業初衷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但當時的阿里巴巴在幹嘛呢?它做的事情讓自己也變成了“中小企業”!

幡然醒悟的馬雲忍痛關掉全線業務,讓阿里巴巴的所有人迴歸到中小企業的服務上,力排眾議做收費會員制,定下了一個目標:到2002年阿里巴巴要賺1塊錢,並推出了阿里巴巴第一個付費的產品——“中國供應商”,也正是這一產品,讓阿里巴巴真正的完成絕境求生!

馬雲上海放嘴炮,螞蟻集團麻煩不斷,可他的嘴炮也曾挽救過阿里

當時,“中國供應商”推出後,阿里巴巴馬上在全國範圍內成立了一支直銷團隊,以面對面上門推廣服務的方式深入到眾多中小企業中。不過當時要讓幾乎沒接觸過互聯網的企業老闆掏幾萬塊的會員費是很難的,以至於在長三角、珠三角流傳了一句話,叫“防火防盜防阿里”,導致不少業務員進廠區不是被門衛驅趕,就是被看門的狗追。而這支直銷團隊之所以在後來被稱為鐵軍,也是在這種艱難險阻的環境中打造出來的,他們不怕苦不怕累,有一股幹勁,早出晚歸,不達目的不罷休,一次次的厚臉皮、善說話的與企業主們交流,在中國互聯網的蠻荒之地打拼,最終僅用1年的時間就讓阿里巴巴的B2B業務(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有了100萬個註冊會員,幫阿里巴巴度過了寒冬!

馬雲上海放嘴炮,螞蟻集團麻煩不斷,可他的嘴炮也曾挽救過阿里

馬雲當時立下的“賺到1塊錢”的願景不僅實現了,還爆炸式的上漲,賺了50萬人民幣。也是這樣的成績,這一年阿里巴巴不僅實現盈利,還為中國互聯網行業重塑了信心。此後,解決中國中小企業出口難問題的“中國供應商”與實現內貿企業交易互通的誠信通(也即1688的前身)內外合璧,讓中國不少中小企業找到了盈利的出口,阿里也因此走上了正軌,B2B業務成為阿里巴巴強大的現金牛。

馬雲上海放嘴炮,螞蟻集團麻煩不斷,可他的嘴炮也曾挽救過阿里

不過,商業嗅覺靈敏的馬雲此時不再後知後覺了,阿里巴巴也在困境磨難中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起來!如今的阿里巴巴早已成長為一個龐然大物,已然不止是當初那個電子商務公司了,而是一個集高科技,互聯網金融,雲計算,電子商務,大數據分析等等於一體的超級企業!

而這次的風波無非是螞蟻金服多出本錢與少的關係,本身無傷大雅,對於阿里的發展根本不會造成多少實質性的傷害,阿里還是那個阿里,螞蟻金服還是那個龐大到可以吞大象的螞蟻!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馬雲上海放嘴炮,螞蟻集團麻煩不斷,可他的嘴炮也曾挽救過阿里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