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020年對於華為來說是黑暗的一年,美國為了搶奪5G通訊的“霸權”地位,不擇手段。5月份,美國開始修改規則,頒佈了“芯片禁令”,任何使用美國高端技術的企業,都不能向華為出售芯片,除非得到許可。
2020年9月,潘多拉盒子被打開。美國的“一紙禁令”讓全球半導體行業都為之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首先,華為“無芯”可用,手機業務也陷入了困境,自研的麒麟9000芯片也成為了絕版。
其次,美國半導體企業也遭受了嚴重的損失。其中像高通、英特爾、IBM等企業都無法承受庫存帶來的壓力,紛紛降價處理。據不完全統計,美國半導體行業最少損失1700億美元,同時還有大量的人失業。不得不說,美國這是在玩“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總所知周,美國的“芯片禁令”只是針對華為,但是它卻影響了全球的半導體行業。中國有句古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美國的無恥行徑被歐洲各國看在眼裡。如果讓美國在半導體行業一手遮天,那麼歐洲可能就會成為第二個華為。
2020年底,歐洲各國成立了半導體聯盟。在德國、英國、法國的帶領下,耗資超過1400億歐元,目的就是要建立一條屬於歐洲“自己”的半導體產業鏈。
現在看來,不是一個華為在“戰鬥”,全世界都在抗爭美國的“霸權”。
上海傳來了好消息
在華為事件之後,中國也開始了自研芯片的道路。中科院帶頭研發光刻機,華為自建芯片工廠,並招募高科技型人才。我們的目標是用五年的時間,國產芯片自給率要達到70%。
但是,無論是經驗還是高端技術,我國在半導體行業沒有任何優勢。雖然在國家政策大力的加持下,我國企業不斷地取得突破,但是想要完全地發展起來還要走很長的一段路。
我們都知道,高端芯片的製造離不開高端的光刻機。然而,我國就是缺乏高端的光刻機設備,所以目前只能製造14nm工藝製程的芯片,還達不到國內企業對芯片的需求。
在這個關鍵的時候,中國上海傳來了一個好消息。1月25日,上海正式宣佈,已經突破了12nm芯片的研發,計劃2021年實現大規模的量產。對於我國半導體行業來說,上海的這次突破,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也代表著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待技術成熟之後,一定能擺脫對西方科學技術的依賴。
其實,在此之前中芯國際的“N+1”工藝就得到了突破。也就是說,就算我們沒有ASML最先進的EUV光刻機,也能製造出性能和7NM芯片相比差不多的芯片。
而這次,上海宣佈今年可以量產12nm芯片,這也說明中芯國際已經掌握了高端芯片的製造工藝,而且還擁有高端的設備。
寫在最後
筆者認為,有國家政策的扶持,中科院的帶頭研發,各個企業的相互配合,我國半導體行業的崛起只是時間問題。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點贊轉發
關注我,瞭解更多的科技力量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好消息傳來了!中國上海正式宣佈,今年爭取量產12nm芯片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