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和朋友一起泡溫泉,閒聊到手機品牌時,突然發現,市場上的手機品牌,好像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多,如果細數一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家。
分別為華為系、小米系、OV系、聯想系、中興系以及蘋果、三星、LG這幾品牌。
霸榜全球市場的“亞洲怪物房”
在這個品牌或者品牌體系中,好像除了蘋果,其他品牌都歸屬於亞洲。不得不感嘆,“亞洲怪物房”這個梗,不僅適用在軍備建設領域,同時,放到全球手機市場中,也非常適用。
根據Counterpoint數據統計,2019年全球手機出貨量為14.86億臺,其中前十大手機廠商出貨量合計為12.05億臺,佔據了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81%。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十大品牌中,有七家為中國品牌。
說到這裡,好像又和鋼鐵行業的一個梗非常相似,據說全球鋼產量第一是中國(不包括河北省),第二名是中國河北(不包括唐山)……
中國手機品牌之所以霸榜,除了輕工業產業鏈,比國外更加完善之外,同時還擁有數以億計的龐大消費群體。
當然,國內品牌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在歷經功能機、山寨機、智能機、4G網絡的幾個時代的重重洗牌之後,品牌也從最初的百花齊放,變成了現在屈指可數的幾大品牌體系。
這裡面必然少不了國產手機品牌在研發、營銷上的努力。當然,也有不少曾經的巨頭,給了國內手機的發展機會,比如諾基亞、摩託羅拉、HTC等等。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原因,涉及之廣,不是今天一句兩句可以說清。
國產手機面臨的“芯痛”困境
雖然中國手機品牌霸榜全球,看似風光,但在經華為芯片事件之後,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比如目前市面上主流在售的絕大部分手機中,涉及的一些核心元器件其實並非國產,如芯片、閃存顆粒、內存顆粒、基帶芯片等,完全被歐美日韓扼住了咽喉。
華為的麒麟芯片雖然突破了設計困境,躋身一線,甚至在工藝方面,一時領先全球,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美國一道禁令之下,便封鎖了華為的芯片之路,以至於華為的整個手機業務,遭到了毀滅性打擊,榮耀品牌也被迫出售,進行自救。
國產芯片雖然不止華為一家,但能拉出來的卻真的只此一家。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小米有澎湃、紫光展銳有虎賁,為什麼就不能被彌補麒麟的市場呢?
如果熟悉手機市場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小米的澎湃芯片,目前還在初始階段,且不說工藝、性能方面遠不如高通驍龍、聯發科天璣系列,單流片就遇到了不小的困境,就連小米也只是淺嘗輒止。
而紫光展銳的虎賁芯片,其最新的虎賁T7520、T7510雖然也支持5G網絡,但其性能卻遠遠無法與競爭對手相比,從而導致市面上很少有品牌大規模採用。
簡單說,國產芯片,目前除了華為麒麟之外,尚未有可與高通、三星、蘋果這樣相抗衡的產品。
中國雖然在輕工製造行業,遙遙領先,但在半導體行業,依舊處在追趕歐美日韓的道路上。
咽喉被人遏制 買辦言論非蠢即壞
除了芯片的困境之外,國產手機還面臨著系統的困境。
眾所周知,目前手機系統除了Android就是蘋果的iOS,而後者為iPhone專屬的封閉性系統。雖然Android系統為開源系統,但沒有谷歌的授權,依然無法使用最新版本。
我們繼續拿華為舉例,在去年的禁令之中,谷歌被要求停止為華為服務,從而導致華為的海外市場,無法使用GMS服務框架。
雖然華為應對問題,推出了自己的HMS體系,解決了當下問題。但這一次,被禁的卻並非只有GMS,就連Android系統也停止了授權。
簡單說,就是華為目前只能使用已授權的Android 10.0系統,而基於最新版本的Android 11.0卻無法使用,這也是為什麼其他廠商紛紛升級Android 11.0之後,獨留華為還停在Android10.0版本的原因。
因此,華為在今年不得不加快鴻蒙OS的進程。從目前最新消息得知,華為已經開放了鴻蒙OS首批內測渠道,這也預示著,明年,鴻蒙OS將正式登場,屆時,就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綜上所述,中國手機品牌,雖然在銷量上常年霸榜,但一些核心、命脈卻被別人死死掐著,如果沒有制裁的事件,大家可能不會在意手機裡的元器件,包括系統是誰家的,然一旦制裁,方才幡然醒悟,原來自己的命門一直被別人攥著,那種感覺估計任誰都不會好受。
而通過華為的事件,相信也讓大家明白,在這個時代,如果還有信奉“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這句話的買辦們,相信他們不是蠢,只是單純的壞。
好了,本期的視頻就到這裡,作為一名新人博主,希望大家可以點贊投幣多多關注,我們下期再見,拜拜。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霸榜全球手機市場的中國品牌 為什麼會被遏制咽喉?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