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
人山人海見慣了
不妨給自己一點時間
暫別城市的喧囂
遠離擁擠的人潮
在這春光明媚的好時節
給自己安排一場春日登山
去溫州山間找尋那一份春的氣息吧~
雁蕩山
▲雁蕩山發佈@吳斌/攝
▲@葉金濤/攝
雁蕩山群峰爭雄,飛瀑凌空,向來有“寰中絕勝”、“海上名山”、“東南第一山” 之譽。是全國十大名山之一,享有“天下奇秀”美譽。
▲圖源@雁蕩山景區提供
全家一起遊雁蕩山,去看靈巖飛渡,走方洞天空之橋,聽大龍湫瀑水轟鳴,賞靈峰壯麗日景、銷魂夜景,在飽覽奇秀山水甩掉脂肪之餘還能遊走各大熱門影視劇取景地,還能暢聊生活瑣碎之事。
中雁蕩山
▲太平洋攝影網@行行攝攝/攝
如果說雁蕩山以峰巖綺麗飛瀑飄逸著稱全國,那麼中雁蕩山則以流泉飛瀑峰石潔白而博得遊人的讚美。南朝謝靈運詩雲:“千頃帶遠堤,萬裡瀉長汀”,宋朝王十朋也寫道:“十裡湖山翠黛橫,兩溪寒玉鬥琮琤”,這些都是對中雁蕩山的稱讚。
鍾湖晨舟
登頂玉甑峰,感受高聳雲天,一峰獨出,萬峰伏首的震撼。再走走玉甑峰下的三湖——白石湖、鍾前湖、龍山湖,三湖的柔美,湖畔諸峰的秀美,玉甑峰的壯美,這眾美薈萃交融的湖山勝境,定能讓你流連忘返。
周邊遊:黃檀硐
進入黃檀硐,猶如闖進了一個寧謐的世界,四周群山懷抱,樹木青翠,竹林窈窕。在這樣的環境裡面,人可以很快平靜下來,只專注欣賞眼前的風光,而暫時忘卻城市中的瑣事。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孕育了黃檀硐這顆璀璨明珠般的歷史古村落。漫步在青石板鋪就的小道上,穿梭在蜿蜒曲折的小巷中,猶如進入時光隧道,回到古人生活的年代。這個冬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黃檀硐,觸摸鄉村的脈博,感受鄉土的氣息,找尋心底那份久違的美好!
南雁蕩山
南雁觀音洞
南雁蕩山“以山得勢、因水成景”。明清古屋群鱗次櫛比,別有風韻;文明之鄉名人輩出,革命勝蹟聞名遐邇,是我國東南沿海名山之一,素有“東南勝境、浙江聖地”之美稱。
會文書院
登上南雁,感受“東南屏障”撲面而來的巍峨氣勢,感受順溪古屋的古色古香,品味南雁蕩山的歷史人文,或是在南雁蒲潭綠道租一輛單車,於南雁周邊的風光中騎行。
周邊遊:蘇步青故居
蘇步青故居文化旅遊區圍繞我國著名數學家、教育家,微分幾何學派創始人,具有“東方國度上燦爛的數學明星”、“東方第一幾何學家”及“數學之王”美譽的蘇步青院士故居為重心打造,有蘇步青勵志館、數學文化園等全國數一數二的數字樂園,以及極具浙南鄉土文化氣息的古街歷史風貌區。
銅鈴山
走進銅鈴山,腦子裡只剩下了一個字:美。銅鈴山的美,是天然的美,是自然的美。一座座山拔地而起,像翠綠的屏障,滿目的綠色,令人心曠神怡。森林間的空氣中帶著特有的清新,偶有山風襲來,林濤陣陣,沐浴在森林氧吧裡,活似個逍遙神仙。
▲圖源@文成旅遊
銅鈴山峽谷中經萬年激流旋衝而形成的十二個“壺穴奇觀”最為著名,享有“華夏一絕”的美譽。沿著木棧道慢慢進入峽谷,兩旁原始林木依山參差交錯,流水聲與山石相掩映,令人不知不覺間放緩腳步,流連其間,谷內流水極其清澈,淺處清亮,深處碧綠。
周邊遊:百丈漈
文成百瀑垂掛,而以百丈漈稱冠神州,且有“一漈百丈高,二漈百丈深,三漈百丈寬”之美譽。站在一漈前,看漈水從高山平臺邊百丈陡峭的崖壁上衝刺而下。瀑水在山壁上繪作銀龍,在空中散成層層水霧,氣勢之磅礴,故被稱為“天下第一瀑”。
周邊遊:劉基廟
邱珍錢/攝
劉基廟,位於文成縣南田鎮九都村,明英宗敕建,並於明天順二年(1459)告成。明正德年間,廟門前建“帝師”“王佐”兩木牌坊。清、民國時期屢有修葺,形成今貌。廟由頭門、儀門、正廳、追遠祠及照壁、牌坊、廂房組成的七開間迴廊合院式木構建築。
烏巖嶺
烏巖嶺為國家4A級景區,位於泰順縣西北部,是我國瀕臨東海最近的森林生態與野生動物類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是一片地處中亞熱帶南北亞帶分界上的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世界珍稀瀕危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腹角雉就棲息生活在這裡。
▲@包林森/攝
景區內有完整的大面積原生性常綠闊葉林,這是我國東部地區保存最好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之一。這裡的空氣質量超過國家規定風景區、療養地的一級標準,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節假日來烏巖嶺,來一次深度呼吸之旅。
周邊遊:畲鄉竹裡
畲鄉竹裡,因有地道農家樂、極具鄉村氣息的民宿、富有藝術的竹木展館、充滿山哈風情而聞名遐邇。來這裡品嚐地道的泰順婆餅、畲族烏米飯等美食,在民宿中品味山林梯田環繞裡,小橋流水人家,雞鳴狗吠深巷的愜意生活。
大羅山
▲圖蟲網@一馬平川mzj/攝
▲ZOL論壇@西湖一葉舟/攝
“石是一條龍,龍是一塊石”,很多人慕名前來大羅山,就是因為山上的一條龍脊,由24塊天然奇石排列而成,形成於一億多年前,為大羅山第一勝景!大羅山與黃山類似,同屬花崗巖山體,在浙南眾多沉積巖丹霞地貌中尤為獨特,實屬大自然經典之作。
▲19樓@先鋒戶外/攝
在登山途中,不得不提到一道特殊風景線——天梯,即千步梯。千步梯的終點在天河水庫的大壩上,天河水庫是大羅山的最美所在。天梯筆直陡峭,拾級而上,既能鍛鍊體力,也能挑戰膽量,絕對值得一試。
玉蒼山
▲@孫新尖/攝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白雲纏繞著怪石,在蒼南人眼中,玉蒼山正是蒼南的仙山, “位於玉蒼山之南”,蒼南的名字也由此而來。站在玉蒼頂峰望去,蘑菇石、仙人碇步、仙人曬被……怪石間滿是清新的綠,“江山”如此多嬌,又美得低調,處處讓人驚喜。
▲@張廷群/攝
這裡無處不石,無石不美,每塊石頭都是一個精緻的景點,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奇石世界。萬籟俱寂的清晨,登上玉蒼之巔,舉目遠眺,一輪紅日噴薄而出,天地間瞬時霞光萬道,絢麗多姿。
周邊遊:碗窯古村
劉德源 攝
碗窯,位於玉龍湖畔,依山傍水而建,屋外的路面和坎牆全由溪石砌就。龍窯就在古戲臺邊上,由土磚拱成,沿山坡而建,層層疊疊共有17級,是村內現今唯一完整保存下來的一座碗窯。無論是霧氣中還是陽光明媚下,碗窯都是那麼靜謐平和,在茫茫蒼山之中隔去俗世的紛擾。
四海山
▲@張則斌/攝
“智者愛水,仁者樂山”。走進四海山森林公園,在兼得山水之樂外,更添林野奇趣,無論智者仁者,徜徉其間,都會流連忘返,樂不思“蜀”。之所以叫“四海山”,是因為這裡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賞到林海、雲海、霧海、雪海等絕景。綠林覆蓋的四海山望不到盡頭,天地一色,構成一幅水墨長卷。
▲ZOL論壇@kmrenwei/攝
這裡是永嘉地勢最高的景區,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10餘座,特有的地理位置讓它可見萬千景觀。尤其是登上四海尖瞭望塔,極目遠眺,只見群山蒼翠,崗巒起伏,近處是群山疊疊,遠處是蒼山似海,風光如畫,盡收眼底。
半屏山
▲@黃忠進/攝
有民謠曰:“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陸,一半在臺灣。”大陸半屏山即為此。半屏山與洞頭漁港隔海相望,東部沿岸斷崖峭壁,猶如刀削斧劈,直立千仞,走在崖壁的棧道上,崖下潮水涌動,激起浪花飛沫。
▲@劉海鳴/攝
半屏山上景觀眾多,有惟妙惟肖的迎風屏、赤象屏、鼓浪屏、孔雀屏以及漁翁揚帆、黃金印、蝦將巖、烏龍騰海等四屏十八景,連綿數千米的海上天然巖雕長廊在全國堪稱一絕。固有詩曰:"丹浮碧水白雲間,博浪輕鷗意自閒。一眼沙平堪畫處,詩意醉在半屏山。"
周邊遊:東嶴漁村
東嶴漁村 丁為國/攝
東嶴漁村將色彩斑斕的漁民畫搬上了民居的外牆,讓遊客既可觀賞多彩的漁民畫作,也能瞭解洞頭獨特的風土人情。在原建築外觀上用原木結構進行了整體的添加改造,搭配上各種浪漫花卉,迎合海島風情營造出了濃鬱的度假氣息。
來源:溫州文旅資訊
編輯/版式:周弧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這個春天,一起跨過山和大海!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