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雪後的世界是另一個世界

旅遊 新華網客戶端

雪後的世界是另一個世界

我只在朋友圈圍觀過“雪後的紫禁城”

降溫了,早起進廠門的時候看門衛小夥雷鋒護耳帽的上沿結了一層白霜,東北小夥愛嘮,說北京這冷跟俺們老家那冷不一樣兒,我們那嘎零下二十度我都能忍,這嘎這冷叫人受不了,老難受了。

雪是冬日的饋贈。還是很小的時候,就從爺爺那兒知道了“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漫天大雪後,大地白茫茫,連爺爺都停了每天早起揹著糞筐出門的活計,坐在火爐邊“吧嗒吧嗒”地吸起了菸袋。外面滴水成冰,屋裡熱炕暖暖,火爐上的水壺發出“哧哧”的鳴叫,爐臺上烘烤著一圈紅薯,水盆裡泡著凍得梆硬的柿子,花生的香味最饞人,還有那濃濃的茉莉茶香在屋子裡蒸騰著,一家人就這樣圍著一膛爐火,放下三季的辛勞,三兩句閒話,享受著難得的“冬日之閒”。

爺爺大概是想著地裡的麥苗都蓋上了厚厚的棉被,來年的收成有了保障,一高興還會找個篩子帶著我們在院裡扣家雀。雪後的世界,是一個不一樣的世界。爺爺領著我們這些小跟班在村子遠近巡視著,雪地上清晰地留下了兔子、黃鼠狼的腳印,小獵人跟著老獵人下夾子,取獵物,又是雪後的一大趣事。

因為有雪的裝扮,這世界曼妙了許多。下水井蓋只露出兩個圓孔,與街角的90度折線恰好構成一幅簡筆面孔,鼻子和眼睛頗為形象,讓人莞爾;小區街道上為新年剛掛好的燈籠,應了“雪打燈籠”的景緻,讓人們多了對節日的祈盼;就連有點亂的共享單車因為披上了白雪的外衣,也成了鏡頭下美好的靜物;鐵柵欄上的小鹿裝飾,白雪蓬頭,如北極的馴鹿乘雪而來,任誰也會愛了。用手抓一捧冬青上潔白的雪,指尖傳來的冰冷那麼清冽,掬一捧白雪,用力地撒向天空,轉兩個圈,躺倒在厚厚的雪地上,成人也可以在雪天撒歡,找尋孩童的歡欣,因為雪天的包容,看到的都報以會心一笑。

在北京,下雪天,一大波人會搶著去故宮,我只在朋友圈圍觀過“雪後的紫禁城”,但我在雪後去過頤和園,去過香山,雪後的京城那些帶著皇家氣韻的地方,是另一個世界的景緻。

雪後的頤和園,遼闊的昆明湖一片潔白,只有十七孔橋如長虹橫臥其上。趕上雪後初霽,陽光一點點變換,橋洞的光影也隨之移動,有時,會讓人產生金光穿過的感覺。走在銀裝素裹的西堤上,就如同走進古畫的雪景圖卷。西堤六座橋,每座橋有每座橋的美,遠望北岸的萬壽山,瓊島仙山一般。黃色的琉璃,大紅的宮門,漢白玉的石階,屋脊的神獸,頤和園的雪天總讓端相機的人拍到沒電。

想起那次雪後去香山,市裡的雪已然被清除乾淨了,而到得山腳下仰望面前的西山,被玉樹瓊峰,銀屏疊嶂的氣勢震撼到了,冬日枯寂黯然的山麓,在白雪的勾勒下,分出了明暗、虛實的層次,風韻自是不同。西山本就空氣好,雪後爬山空氣溼潤,耳邊鳥鳴不斷,也許是負氧離子多的緣故吧,愉悅的情緒打退了身體的疲累。無意中走進臘梅谷,瑩瑩臘梅在枝頭白雪的映襯下,剔透脫俗,如山谷仙子般。待爬上峰頂“鬼見愁”,俯視群山,原馳蠟象,山舞銀蛇,又是一種壯觀。不負“西山晴雪”燕京八景的盛名。

冬天,盼望著下雪,盼望著與雪後的另一個世界相遇。(荷夏)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雪後的世界是另一個世界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