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遠方
近日,杭州西湖的一處投喂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據報道,今年西湖野生鴛鴦的數量較去年減少76只,目前共有260只。有人稱,不少鴛鴦是被遊客的投喂撐死的。
鴛鴦是否是被過度投喂撐死的,還有待進一步證實。但現場有遊客直接上手抓住鴛鴦進行投喂的行為確實影響了鴛鴦的生存。此外,據鴛鴦護衛隊工作人員表示,過度投喂會造成動物不再自己尋找食物,野性喪失。
投餵動物的行為之所以被禁止,主要是不同的動物對食物也有不一樣的要求。常常被用來投喂的餅乾、麵包等食物,裡面含有油脂、食鹽等成分,並不適合動物的消化系統。同時,動物往往對送上門的食物缺乏抗拒性,甚至還會出現誤食包裝袋、乾燥劑等行為,造成死亡。
在2015年5月,半個月時間內,上海動物園先後有三隻黇鹿突然死亡。經獸醫解剖,三隻鹿的瘤胃中解剖出大量異物,有塑料袋、小毛巾等。雜物造成動物胃腸梗阻,不幸身亡。
黃黇鹿解剖後的胃裡有大量的塑料袋、破布等垃圾,許多塑料袋時間久了在胃裡擰成了一團團的繩子 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
除了投喂行為本身的不文明外,不少人現在把投餵動物當成了賺取流量的行為。在一些地方的公園裡,拿食物誘拍動物的場景並不少見。在滇池旁,大量紅嘴鷗讓不少遊客慕名前來。然而,為了拍到“有新意”的照片,有遊客發明了“嘴叼麵包喂紅嘴鷗”的新玩法,還有遊客硬拽著紅嘴鷗擺造型。
一些打著“與動物親密互動”名號的作品,是不顧野生動物生活天性而完成的。我們要打擊隨意投喂的行為,更需要嚴厲制止把投喂當做博取眼球的工具。
此前,北京動物園的動物因被投餵過量出現不適而隔離圈養(圖片來源:法制晚報)
此外,部分野生動物自身或攻擊性較強,或有攜帶病毒的可能,近距離接觸、投喂也存在著風險。以四川峨眉山景區為例,在遊客長期的投喂行為中,出現了多次猴子傷人事件。在投餵動物方面,不少遊客還是抱著好玩兒有趣的初衷,對相關的常識缺乏瞭解。
而部分地區、景點把“投餵動物”當做一大賣點。一面說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一面收著門票賣著飼料。這樣的宣傳,讓不少人認為投餵動物是合情合理的。針對這一問題,相關單位一方面應當加強知識普及,用更加通俗的方式滿足遊客對動物的好奇心,讓遊客認識到投喂對動物不是一種幫助,而是傷害。對動物最好的保護,是遵從其原有的生活方式。
同時,相關部門應有針對性地把禁止投餵動物等行為列入到野生動物日常保護工作中。此前,《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於2020年6月1日起實施,條例中明確規定,“制止追逐、驚擾、隨意投食、引誘拍攝、製造高分貝噪聲、閃爍射燈等幹擾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行為。”條例的出臺,也能夠讓更多人認識到,投餵食物是違規行為。
城市的快速發展,讓人們對不常見的動物充滿著好奇心。對好奇心驅使的投喂行為,我們應當有正確的認識,野生動物不該成為滿足人類好奇心和賺取流量的“工具”。對動物的喜愛,不能以影響它們的生存為代價。
更多內容
關注“光明時評”微信視頻號
關注“光明日報”微信視頻號
文字:王遠方
圖片: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新民晚報、法制晚報
朗誦:王茜
責編:王子墨
編輯:吳亞琦 王遠方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西湖的鴛鴦被撐死?這是傷害不是愛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