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青年報教育圓桌聯合北京公交有軌電車有限公司為圓桌小記者們打造西郊線特色體驗活動,一起打卡新晉“網紅地”——西郊線。活動中,“有軌電車醫院”——“聯檢庫”面向小記者們開放,讓他們瞭解到西郊線的基本知識。
“有軌電車醫院”面向小記者開放
相比公交、地鐵等常見的交通方式,有軌電車對於很多小記者們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不少小記者們從來沒有乘坐過有軌電車這一交通工具。
在這次專場活動中,有軌電車公司通過有軌電車宣傳片的介紹、現代有軌電車的科技含量展示,向小記者們介紹有軌電車這一兼具環保安全、舒適便捷的新型軌道交通工具,並讓小記者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一同乘坐有軌電車西郊線。
最值得期待的是,本次活動神秘的有軌電車車輛段和“有軌電車醫院”—— “聯檢庫”對小記者們開放了。技術部車輛室主任張明向小記者們介紹了西郊線的基本情況、時速、運力等問題,並告訴小記者們,“聯檢庫”就是西郊線有軌電車的“醫院”,西郊線有軌電車分階段回到“聯檢庫”進行體檢和維護保養。
在大概瞭解的西郊線的基本情況後,幾名小記者還提出了非常專業的問題。比如作為有軌電車的西郊線和地鐵有什麼區別,比如是否需要定時體檢等。
技術部車輛室主任張明從運力等角度向小記者們介紹了它和地鐵的不同。同時,為了保障西郊線365天每天的正常運營,西郊線進行日檢、月檢和季檢,像小汽車一樣在裡程達到一定公裡數後,須進行不同級別的維修保養。
打卡新晉網紅地參觀沿線美景
在參觀後,小記者們還打卡了西郊線,參觀沿線的特色景色。
西郊線橫跨北京西郊地區,貫穿“三山五園”,連接北京主城區與頤和園、香山等風景名勝區,途徑北塢公園、郊野公園、植物園等地,是一條兼備市民日常出行、休閒觀光旅遊多種功能的,極具北京古都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觀線路。去往北京西北部多個景點都可以乘坐這一便捷且獨特的交通工具。
2020年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榜單中,有軌電車西郊線就被列入榜單中的人文景觀,展現了首都的城市新面貌、時尚新地標。
由於西郊線是“地面線路”,有著敞亮的窗戶,在試乘過程中,小記者們可以沿途欣賞美景。工作人員一路陪同並向大家介紹了《西郊線沿線遊玩指南》,比如西郊線沿途會經過南水北調引水渠、北塢公園、郊野公園、植物園等。
在乘坐過程中,工作人員向小記者們介紹了不少小知識,西郊線從巴溝發出後,會下穿四環路主路、昆玉河,途中還會下穿五環主路等,西郊線旅行速度在每小時25公裡左右,沿途窗外的西山森林公園、香山等山脈一覽無餘、非常壯美。
在參觀中,小記者成於思一直在詢問老師問題,比如西郊線最快能跑多快等。她說自己從來沒有乘坐過有軌電車,覺得非常新奇有意思。
在參觀後,小記者們一起寫作了《我與西郊線》作文,記錄了這次活動的內容和自己的心情。
下面我們來一起欣賞下
小記者們的優秀作文吧!
記者點評:這篇文章很有意思,尤其是結尾,將沿途看到的秋景和人生聯繫起來。生命雖然寂寥,卻也頑強屹立,引人思考。
記者點評:這篇文章非常詳細地介紹了西郊線的一日活動,同時,在乘坐西郊線的時候,非常仔細地進行了觀察,並且認真聽了工作人員的介紹,文章有可讀性。同時,在文章的末尾,講述了西郊線的作用,並且號召開通更多的線路,很好。
記者點評:這篇文章從作者個人的角度講述了自己從不認識有軌電車到了解的過程。文中通過和地鐵的比較,寫出了有軌電車的特點,和地鐵很像,但座位有點少。同時,文章說,乘坐有軌電車像乘坐遊覽車,非常可視化,很好。
記者點評:這篇文章寫得非常好,尤其是開頭非常生動,將有軌電車的停車場比喻為有軌電車的家。在文中,也是非常清晰地描述了有軌電車沿途經過的風景,還引用了詩句,非常具有可讀性。
記者點評:這篇文章非常清晰地描述了參觀有軌電車西郊線的一天,詳細地介紹了車輛段的過程,和乘坐西郊線的經歷,內容豐富可讀。
文字 | 北青報記者 劉洋
攝影 | 北青報記者 黃亮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圓桌小記者打卡新晉“網紅地”有軌電車西郊線|活動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