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南苑森林溼地公園最高峰飛雁臺上四望,冬日的層林是深深淺淺的灰、綠、黑,再加上蜿蜒的冰面,宛若在南中軸上鋪陳起一幅幅“南囿秋風”水墨山水畫……
12月17日記者從豐臺區獲悉,佔地370畝的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先行啟動區B地完工,“南囿秋風”的歷史風貌逐步顯現。
南苑森林溼地公園
南苑森林溼地公園B地塊總面積370畝,高達36米的主山就佔了200畝,順著盤山道登上主山的頂峰,是一片開闊的空場,被命名為飛雁臺。
“熟悉南苑歷史的人可能會知道,南苑地區曾有個地方叫晾鷹臺,目前還存有遺蹟,我們這裡設計個飛雁臺,是希望對晾鷹臺有所呼應,再現南苑地區歷史上的囿臺景觀。”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設計師郝碩告訴記者。
站在飛雁臺上,南側是南苑歷史上最大的水面大泡子,如今已經完成地形的整理和土方的開挖,恢復了大泡子200多畝的歷史水面區域,未來將與溼地保育核水系相通,環湖設計濱湖廣場、水圍平臺、濱水碼頭等景觀設施,豐富市民遊憩體驗。
郝碩介紹說,主山東側緊鄰著南園森林溼地公園的溼地保育核,規劃面積30公頃,未來溼地保育核建成後將採取最小幹預的原則,無人擾動,形成距離中心城區最近的觀鳥勝地,更多的採取自然演替的模式形成溼地系統。
先行啟動區B地現場項目負責人李浩亮告訴記者,南苑森林溼地公園規劃範圍北至南四環,西至京開高速,東至德賢路,南至南苑東路,東西長7.2公裡,南北長3.4公裡,總面積約17.5平方公裡,其中豐臺區面積15.6平方公裡,藍綠空間面積為9.53平方公裡,約14300畝。先行啟動區建設共5000畝,目前B地塊園林建設及南苑公園改造提升工程已經完工。
在南苑森林溼地公園不斷推進的同時,豐臺區還以建設南中軸沿線生態廊道和周邊公園群為契機,通過疏解還綠、綠化景觀提升、邊角地塊整治等工程,在南中軸兩側區域共建成了南垣秋實公園、玉蘭香雪公園、紅門霞棲公園等16處公園綠地,為南中軸沿線增綠577800平方米。
記者從豐臺區獲悉,《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地區FT00-2301~2313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2020年-2035年)(草案)》正在進行公示,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功能定位為首都南部結構性生態綠肺、享譽世界的千年歷史名苑,到2025年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初見成效,重要公共服務設施基本建成,城綠空間框架初步形成。公園的空間結構將包括“一軸兩帶、兩核六區”,“一軸”為南中軸生態文化發展軸,“兩帶”為大紅門御道歷史文化帶、小龍河自然生態帶,“兩核”為溼地生態保育核、森林生態保育核,“六區”分別為溼地生態區、森林生態區、南苑國際文化交流區、文化展示功能區、城市休閒服務區、城市生活服務區。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建設將堅持“尊史理水”,構建藍綠交織的生態本底,恢復歷史水系,構建“一河、十湖(泡)、兩溪、一澱”的水域形態,再現歷史上南苑地區“瀦滯成澤”的溼地特徵和“南囿秋風”歷史風貌。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穎 劉平
編輯 蔡文清
流程編輯 劉偉利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南苑森林溼地公園36米主山亮相,“南囿秋風”水墨畫鋪陳南中軸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