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這種生物到底存不存在?至今仍有爭論,雖然科學界普遍認為不存在,但是民間大多數人卻相信它的存在。從歷史的角度出發,龍是一些部落信仰的圖騰,由多種動物的部位組合而成。也就是說,龍這種動物是人類自身幻想出來的,而不是客觀存在於歷史的動物。
雖然“龍”不存在,但與龍類似的動物卻是有的。例如貴州就曾發現了“貴州龍”,那麼這“貴州龍”到底是怎樣的呢?
圖片:幻想出來的龍劇照
一、石板中的意外發現
事情還得從1957年說起,一位名叫胡承志的專家,打算從貴州興義去往貴州貴陽。當時胡承志正在興義綠蔭村的一間石板房下歇息,無意間瞟了一下地上的石板。這一眼帶來了巨大發現,一塊石板上竟然有條“四腳蛇”鑲嵌在裡面。
這可憐的“四腳蛇”不知從何時起與石板融為一體,如今成了化石。簡單地說,遙遠時代的生物逝去之後,其遺體形成的石頭便是化石。眼前的這條“四腳蛇”身型很小,但是它的骨節保存得很完好,很明晰。激動之下,胡承志向當地村民打聽這些石板的來歷。
多方打聽之下,胡承志得知這些石板都來自於浪霧山坡。這個村子很貧窮落後,因為買不起石料,只得到深山挖鑿。
這樣的事情在古代很常見,古代的石板大多都是挖鑿於深山,不過到了近代,蓋房的材料便成了水泥和磚瓦。只有落後的村落延續古人的做法,繼續到深山中採集合適的石料來建造石板屋。
圖片:“四腳蛇”與石板融為一體資料截圖
二、貴州龍
1.胡氏貴州龍
胡承志原本打算休息好後就前往貴陽,但眼前這一發現讓他改變了決定。胡承志又在綠蔭村呆了幾天,期間又收集到了一些“四腳蛇”化石。胡承志將這一發現告訴了貴州省博物館的專家曹澤田,曹澤田對此也很感興趣,準備前往當地展開研究。
曹澤田這一去收穫更大,找到了九件四腳蛇化石,另外還發現了五樣古魚類化石。隨後,這些化石被送到了北京中國科學院。楊忠建教授研究發現,這些物種屬於“新發現”,四腳蛇的頭骨、牙齒以及四肢等各部位都是最原始的狀態。
圖片來源於網絡:胡承志
在1958年時,楊忠建將化石中的四腳蛇稱為“貴州龍”,又因是胡承志最早發現並開始研究,於是又命名其為“胡氏貴州龍”。
這新物種的身形與傳統的“龍”非常相似,身形狹長,而且還有四肢,同樣也有尾巴!只不過貴州龍沒有“飛天”的功能。在貴州,“貴州龍”被親切地稱為“四腳蛇”,因為這形似龍的動物剛好有四隻腳,算是非常形象了。
圖片:“貴州龍”資料截圖
2.不一樣的“四腳蛇”
在這裡要給大家提醒一下,以免大家混淆,通常“四腳蛇”是壁虎的別稱,不過這“貴州龍”與壁虎還是有所差別的。壁虎生活在陸地,而貴州龍卻是在海里。此外貴州龍早在兩億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比恐龍都還早一億多年。
在發現“貴州龍”之後,很多專家開始前往綠蔭村,想要找到更多的貴州龍化石。三十多年的時間裡,人們一共找到了一百三十多件貴州龍化石。圖片來源於網絡:找出的貴州龍化石
三、販賣貴州龍
貴州龍乃是“原始鰭龍類”,而且在整個亞洲“貴州龍”都是非常稀有的,獨一無二。貴州龍化石出了名,一些文物販子從中看到了利益,於是一窩蜂的前往貴州興義,想要高價收購貴州龍化石,順便收一些古魚類化石,而後轉手一賣,獲取更高額的利潤。
在利益的驅使下,很多村民前往深山,開始大規模的尋找貴州龍化石,這樣的舉動在一定程度上對當地的環境造成了破壞。不過,村民們為了利益也顧不了這麼多,爭先恐後的找化石,生怕被別人搶了先。
圖片:貴州龍化石資料截圖
因為當地文物部門管理不善,而且長期不重視此類情況,導致至少有一千多件貴州龍化石被文物販子收走。當時貴州龍的價格普遍在一塊五百元,精美一些的則追加到上千甚至上萬。
在村民大肆挖掘下,浪霧山變得千瘡百孔,先前的美麗模樣不再。當地部門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開始出臺措施管理此事。1990年,興義市大力打擊販賣貴州龍化石,結果大家可能都能猜到,“效果不佳”。
為什麼呢?凡是涉及利益的東西,很多人寧願鋌而走險。更何況當時的犯罪成本也不高,所以文物販子們還是非常猖獗。圖片:浪霧山變得千瘡百孔資料截圖
1995年,就連中央電視臺也採訪報道了此事,“貴州龍”走私非常嚴重。隨後,國家文物部門也下達了指令,必須要嚴厲打擊。有了國家的大力支持,貴州省開展工作變得更加順利。
最終在“省、市、縣”聯合打壓之下,這才讓文物販子收斂了許多,而且村民也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不敢再到深山進行挖掘了。
如今,貴州龍化石已經被國家認定為“一級化石”,很少有人敢冒著風險再去販賣貴州龍化石了。圖片來源於網絡:貴州龍化石被認定為“一級化石”
四、總結
因為貴州龍與古人想象出來的龍非常相似,因此也有人把貴州龍稱為“神龍”,當然這不是官方稱法,而是人們私底下進行命名的。貴州龍是最為原始的龍,其歷史比恐龍都要早上上億年。也正因此其化石的研究價值非常高,能補上這一方面未有的空白。
其實不僅是貴州興義發現了“貴州龍”的化石,在貴州各地都有許多這樣的化石。那麼這說明什麼呢?其實就是在兩億多年前,這樣的貴州龍在貴州很普遍,說不上稀有。不過,隨著時間的改變,原本遍佈的貴州龍成為了稀罕物。
在未來的某一時間,不知道類似的歷史會不會重演。原本在我們這一時期數量豐厚的動物,到未來變得非常稀少,因而變得珍貴!不知道後人在研究時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態呢?誰能想到,曾經人人忽視,加上了時間因素,價值卻翻了不知多少倍。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專家出差途中無意間看了一眼地板:兩億年前的“貴州龍”重現!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