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數碼 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揭開面紗:減肥瘦身、火眼金睛、最強大腦 由於探測器距離地球太過遙遠,要踏入環火軌道的天問一號,與地球的通信延遲超過了10分鐘,這意味著地面上的航天人無法對火星捕獲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快速應對 超過4年 (2021-02-22)
科技數碼 重大突破:中國電科造亞洲最大70米口徑全可動天線正式交付 該天線對深空探測和射電天文領域是一個重大突破,具備穩定接收微弱人造數據信號和感知極微弱宇宙自然天體輻射電磁波等功能,可實現宇宙深空探測器遙感數據接收和射電... 超過4年 (2021-02-09)
科技數碼 2億公裡外突然傳回絕密信號,中國做到的這件事,美國想都不敢想 據國內媒體2月6日援引中國航天官方消息,北京時間2021年2月5日晚上20時,負責執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動機開始點火工作,並順... 超過4年 (2021-02-06)
科技數碼 嫦娥五號拓展任務要飛去哪?做什麼?聽專家詳解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任務軌道器與返回器在距離地球5000公裡處實施分離,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軌道器順利執行規避機動 超過4年 (2021-01-19)
科技數碼 盤點2020十大國內科技新聞,這是不平凡的一年 科技部等部門3批共計16個應急攻關項目,圍繞病毒溯源、藥物研發、疫苗研發、檢測試劑以及試驗動物模型部署,讓抗疫隊伍堅實地一步步走向勝利 超過4年 (2020-12-28)
科技數碼 嫦娥“摘月”——帶回2千克月壤 月亮上看地球(模擬圖,僅供參考)我國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按照原計劃非常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始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 超過4年 (2020-12-09)
科技數碼 嫦娥五號彰顯中國航天實力 航天一直是綜合國力和尖端科技競爭的重要領域,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正是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生動詮釋。從“嫦娥”奔月到“天問”探火,從“北斗”造福人類到空間站... 超過4年 (2020-12-04)
科技數碼 俠客島:最近,一張15年前的舊報紙火了 這份2005年的《科學發現報》一角寫著:“國防科學工業委員會領導對外宣稱,中國探月計劃已進入實施階段,3年內,一顆屬於中國的衛星將開始繞月飛行 超過4年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