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26歲“天才少年”硬核刷屏後,其父透露的“秘密”更讓人深思! “例如,我讓兒子放棄一些學習項目,如藝術學習和教師普遍要求的書寫訓練等”。陳錢林曾介紹道,在陳杲上小學後,怕兒子受到標準化作業的消極影響,就決定讓其免做老... 約4年 (2021-03-01)
教育 二十六歲特任教授陳杲攻克世界難題 光明日報記者常河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幾何與物理研究中心特任教授陳杲完成的論文《J方程和超臨界厄米特-楊振寧-米爾斯方程的變形》在世界知名數學期刊《數學新... 約4年 (2021-02-28)
教育 硬核!26歲雙一流大學特任教授,攻克世界難題 2021年加盟中國科大幾何與物理研究中心”。陳杲博士(左)與沃爾夫獎得主沙利文教授合影復微分幾何領域的世界難題同日,科技日報在報道中表示,陳杲攻克的是一道... 約4年 (2021-02-28)
科學 厲害!中科大26歲數學家攻克復微分幾何領域世界難題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瞭解到,該校幾何與物理研究中心特任教授陳杲完成的論文《J方程和超臨界厄米特-楊振寧-米爾斯方程的變形》,日前在世界知名數學期刊《數學... 超過4年 (2021-02-26)
科技數碼 國內首款量子系統,院士明確表態,我們領先了 在世界量子計算機研發初期,本源司南的研發成功,標誌著我國在量子軟件方面已經實現了領先,將極大地推動我國實現量子計算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具有極大的歷史意義 超過4年 (2021-02-08)
科技數碼 “九章”之後“本源司南”,首款國產量子計算機系統有多厲害? 該系統由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實現了量子資源系統化管理、量子計算任務並行化執行、量子芯片自動化校準等全新功能,助力量子計算機高效穩定運... 超過4年 (2021-02-08)
科學 你可能想不到,錢學森是個化學家…… 大家可能對化學都有自己的理解,我對化學的理解非常簡單,化學就是變化的科學。化學還要研究物質的組成、基本性質,以及它的變化,這就是化學 超過4年 (2021-02-08)
科學 兩院院士評選2020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 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對於我國提升航天技術水平、完善探月工程體系、開展月球科學研究、組織後續月球及星際探測任務,具有... 超過4年 (2021-01-21)
科學 回顧2020,兩院院士評選出的這些科技進展值得關注! 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對於我國提升航天技術水平、完善探月工程體系、開展月球科學研究、組織後續月球及星際探測任務,具有... 超過4年 (2021-01-20)
教育 紀念嚴濟慈先生誕辰120週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行 近日,紀念嚴濟慈先生誕辰120週年座談會暨嚴濟慈教育思想研討會在京舉行。國科大人文學院科學技術史系主任、院史專家王揚宗教授首先回顧了嚴濟慈先生獻身科學、獻... 超過4年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