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住宅+商業”雙輪驅動賦能 弘陽服務全國化加速擴容

房產 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王麗新

    持續了近兩年的物企上市潮仍在延續。截至目前,國內共有40家物業企業上市,據克而瑞物管統計,當下仍有10餘家物業公司在香港遞表排隊等待上市。

    2020年是中國物業企業的上市大年,在疫情和“房住不炒”政策等多重影響下,物業板塊成為房企發力的又一賽道。其中,於今年7月份正式登陸港交所的弘陽服務,藉助於“住宅+商業”雙輪驅動模式的戰略優勢,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管理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營收增長完成全國化佈局

    弘陽服務近年來的營收保持穩步增長。

    根據弘陽服務2020年半年報,截至6月末,弘陽服務實現總收入3.23億元,同比增長60.4%;淨利潤(不含上市費用)3739萬元,同比增長64.6%;毛利潤8495萬元,同比增長67.6%。

    2017年至2019年底,弘陽服務營業收入由2.57億元增至5.0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39.9%,遠高於同期百強物管企業營業收入均值年複合增速的18.4%;歸屬股東淨利潤從2871.2萬元增至5906.1萬元,年複合增長率為43.4%,同樣遠高於同期百強物管企業淨利潤均值年複合增速的26.06%。

    伴隨著業績逐年增長,截至目前,弘陽服務已基本完成全國化佈局。“植根於江蘇省,戰略深耕長三角地區,佈局都市圈,並向全國化發展。”弘陽服務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是弘陽服務的業務佈局核心。目前來看,公司業務已經觸達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廣東、山東、重慶、四川等地。截至2020年6月份,弘陽服務已覆蓋超過40個大中城市,基本完成全國化佈局。

    全國化的加速,無疑提升了公司的規模擴張速度,公司的在管面積穩步擴大。截至今年上半年,弘陽服務共計服務項目187個,合同建築面積達到3101萬平方米。其中,在管項目為112個,總建築面積約1872萬平方米;儲備項目75個,總建築面積約1229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弘陽服務簽約面積已提升至3200萬平方米。

    鑑於此,自2017年以來,公司連續三年被中指院評為物業服務百強企業之一,在2020年物業服務百強企業中排名第25位。

  三大業務主線齊頭並進

    透過弘陽服務的半年報來看,其營收逐年增長,得益於業務構成中的三大主線——物業管理服務、非業主增值服務、社區增值服務均實現了顯著增長,並呈齊頭並進之勢。

    報告期內,弘陽服務的物業管理服務收入約2.26億元,同比增長52.9%。在夯實基礎物業管理服務的同時,弘陽服務不斷加快社區增值服務和非業主增值服務兩大業務的發展步伐。其中,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約6893萬元,同比增長49.7%;此外,業績表現最為突出的當屬社區增值服務,收入約2851萬元,同比增長262.8%。

    除了三大業務主線外,弘陽也在積極開拓新的未來戰場。近年來,伴隨著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興起,許多物業公司都在進行著社區智能化的創新與探索。而弘陽服務也將進一步提升智慧化和科技化服務。據弘陽服務管理層透露,公司將上市募資款中的30%用於加強智能系統的研發和升級,其中22%用於購買、升級以及維護在管住宅及商業物業的硬件、設備及智能系統等。

    通過“互聯網+社區”的服務戰略,打造了弘陽智慧小鎮一體化平臺。利用互聯網平臺及弘生活APP,為業主提供通知、報修、繳費、安保、鄰裡社交等基礎服務,以及家政、裝修、團購、電商、金融、社交等定製化智慧增值服務。如今,弘陽智慧小鎮對內實現了所有信息系統互通,給決策提供依據;對外,弘陽智慧小鎮全面提升客戶體驗和企業品牌形象及滿意度;信息化覆蓋全員,全面支持移動辦公,提效降本,支持未來多元化經營。

    “弘陽服務已成立17年,過去業務重心一直放在長三角地區。”弘陽服務方面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公司將會緊跟弘陽集團“做透大江蘇,深耕都市圈,佈局中心城”的整體戰略佈局,將業務擴展到華南、華中、西南地區,形成從“基本佈局”到“做透深耕”的戰略優化。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住宅+商業”雙輪驅動賦能 弘陽服務全國化加速擴容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