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作為副中心城市,能夠得到什麼好處?副中心城市究竟是什麼?
倘若你是一個來洛陽遊玩的人,剛出龍門高鐵站,就會被一個極具感染力的標語所吸引:加快建設副中心,致力打造增長極。標語中有一個核心點,即副中心城市。估計大部分洛陽人對於副中心城市,都缺乏一個明確的概念。那麼,洛陽作為副中心城市能夠得到什麼好處?副中心城市究竟指的是什麼?
其實,副中心城市又稱“省域副中心城市”,主要就是省會城市之外的又一經濟引擎,最開始是由湖北省社科院學者秦尊文提出的。2001年,秦尊文就湖北經濟協調發展,提出了副中心城市的概念。而後,這一建議得到了湖北省委的肯定。2003年,湖北將宜昌、襄陽作為副中心城市重點建設,通過強大的輻射能力帶動周邊經濟發展。此後,各省都提出了副中心城市的概念。不過,副中心城市的定位還是要根據各省的實際需要。
一個城市想要被定性為副中心城市,必須具備兩個硬性指標:經濟實力雄厚、距離省會距離不遠不近地理位置比較好。此兩者缺一不可,才能夠真正的發揮副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在目前已經公佈副中心城市的27個省份中,擁有3個副中心城市的省份廣東省、山西省、四川省等3個省份;擁有2個副中心城市的省份有河北、山東、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福建等7個省份;其餘17個省份都是1個副中心城市,並且都是本省經濟強市,市委書記基本上都進入了省委常委。
2014年1月,河南省政府發佈了《河南省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指出提升洛陽的中原城市群洛陽副中心城市地位。隨著洛陽城建的加快,以及經濟規模長期穩居河南第二,後又被定義為省域副中心城市,成為了河南省雙核之一省域副中心城市。洛陽成為了省域副中心城市,能夠得到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洛陽在城建上會加大力度。縱觀其他省份的副中心城市,無不是經濟強市,都是奔著大城市發展去的。洛陽在成為副中心城市之後,在城建上最為典型的兩點就是大力發展高架橋和地鐵。這兩大城建項目,也是大城市發展的必然。其次,洛陽交通佈局上呈“米字型”,從而與雙核之一副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熟知洛陽發展的朋友們,對於洛陽交通“米字型”佈局也是再熟悉不過了。
最後,招商引資上有更大的優勢。洛陽發展一賴自身的“王牌”:重工業、旅遊業;二靠招商引資。洛陽在沒有定義為副中心城市之前,自身的招商引資環境也是非常好的。有了副中心城市身份加持之後,洛陽的招商引資在政策上也會有更大的靈活性,最為明顯的就是綜保區的設立。
(本文由神都網原創,謝絕轉載。圖源網絡,如有侵權,敬請聯繫刪除)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洛陽作為副中心城市,能夠得到什麼好處?副中心城市究竟是什麼?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