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丘眉)“10年前,中國房價和當時收入水平相比有點高;5年前,房地產作為金融資產和它的基本麵價值‘房租’相比有點高;時至今日,中國房價從絕對水平來講,已經在全球處於前列,超過了很多發達國家。”
在12月10日上海發展研究會主辦的“2020中國經濟論壇——邁向十四五的我國經濟”上,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朱寧就“房住不炒”越來越強烈的核心國策作出以上表述。他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大量是投資性和投機性需求,而不是“房住不炒”裡面“住”的需求。“我們看到資產價格如果超過基本麵價值過高的話,基本上最終結果均值迴歸,這個迴歸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美國股市和樓市急劇下挫的方式。(中國房價是否迴歸)這個很難講,但是至少從過去100年金融歷史裡,我們沒有看到任何一種資產,它的價格遠遠背離基本麵價值,而不出現比較明顯的迴歸。”
當天,朱寧發言的主題為《雙循環的機遇與挑戰》。他把以上房地產市場的挑戰放在了首位。之後,他還談及了三大挑戰,分別包括財富分配不均、老齡化以及債務。“今年因為疫情,全球各個國家的債務都出現明顯的上升,但是還是可以看到,我們中國在過去一年裡面整個債務水平增長速度還是明顯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一方面和我們控制疫情政府投入有關,一方面也和我們過去十年採用基建和房地產刺激經濟政策帶來的後遺症有一定的關係。”
針對現場嘉賓提出的兩大問題——“地方政府未來是不是應該更大規模發行政府債券來解決地方財政收入不足的問題以擺脫對土地的依賴”以及“我國到底誰是那麼多債務的擁有者”,朱寧認為,中央政府債務包括債務率和赤字率都是相對比較低的,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在地方政府債務上面,需要讓地方政府舉債的時候有更強的問責機制。現在的地方顯性債務背後還有隱性債務。地方政府應該被允許和鼓勵更多的債務,但是更核心問題是還債機制,包括把地方和中央之間的法律權益說清楚。
“回到誰是債權人的問題,這可能更深刻。金融機構資產並不一定是由金融機構持有,從這一點來講,雖然很多問題確實表象是金融沒有很好服務於實體經濟,但是最後板子不能落在金融機構,這與我們深層次經濟結構有關。”朱寧表示。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朱寧:中國房價絕對水平已超過很多發達國家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