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
自古以來,狗便是人類親密的戰友,爾來早已上萬年。它們與人類共同生活,早已成為了人類最親密的玩伴。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古人緣何又有了“犬不八年”的說法呢?
任何人或者動物,都有活著的權力,犬為主人貢獻了一生,為何卻有了“犬不八年”的說法?古人有一個特點,那便是對於自己無法解釋的現象,他們總會想盡各種辦法來強行解釋。古人不知道人是從何而來,便有了“女媧造人”的傳說。古人不知道天地是從何而來,便有了“盤古開天地”的傳說。
而本文中的“犬不八年”的說法,也是出自一本叫做《易妖》的古籍。何為妖?事出反常必為妖。古事總有天災伴隨人禍,朝代更迭之間,更是如此。或許是古人對於此現象無法解釋,或者是作者編著此書另有目的,為了抨擊當朝的統治者,藉助於妖與人的故事,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犬不八年常與雞無六載共同出現,講的是古人認為這些動物與人生活的時間長了之後,便會沾染了人的靈氣,極有可能通人性。有人會問了,如果通了人性,是不是更好交流了呢?或許這只是人類的一廂情願罷了。現在那些小寵物為何聽命於你,是因為你對他們好嗎?只不過是因為他們有求於你,混口飯吃罷了。犧牲自由,只為了換那口殘羹冷炙。
假如他們真的具有了人性,通曉了人的思想,更別提有了神通,他們成為了強者之後,還會乖乖聽話嗎?別想了,肯定不會的。何為通曉人性,那便是有了七情六慾,人為何最難懂,根源在於人心最難懂。它們懂了嫉妒,懂了仇恨,懂了愛與恨,但它們又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難免會犯下彌天大錯。
為了以防萬一,古人大都不會讓雞超過六年,也不會讓狗活過八年。《搜神後記》中便記載了一個關於狗成精之後的故事,釀成了禍患。
古代有個人叫老王,喪偶,後由於自身發展的不錯,便有了續絃之心。娶了一個年輕漂亮的媳婦吳氏。起初還好,隨著老王年紀越來越大,回家便越來越少,經常以公務繁忙為由,住在縣衙之內。
吳氏經常獨守空房,二人婚後多年,也並無子嗣,因此吳氏在百無聊賴之下,便養了條狗,以陪伴她聊天解悶。在她的精心飼養之下,小狗長成了一條魁梧挺拔的大狗,她白天帶著狗狗外出遛彎,回家便張羅著吃飯,給狗狗洗澡。
日子過得充實起來,但是在有意無意之間,她還是會埋怨老王。又無人訴說,她便只能給狗訴說,而大狗好像能夠聽懂話一樣,乖乖的聽她傾訴自己的心事。有時候實在太晚了,吳氏躺著便睡著了,狗狗就趴在她的床邊。
冬季特別寒冷,吳氏心生一計,便讓大狗躺在旁邊,自己將手放在大狗的肚子上取暖。時間過得很快,這樣的日子平淡且無趣的過著。老王由於年齡的原因,在官府退休了,自然也無法再以工作的原因住在縣衙之中,於是,他不得不搬回家來住。
當他搬回了家,吳氏自然不能讓大狗繼續呆在臥室裡了,早早的便將大狗趕了出去,開始全心全意照顧老王,畢竟,老王才是這個家真正的主人。一連幾天下去,終於大狗忍受不住了,衝到了主人的臥室,將男主人老王咬死了。而這一年恰恰是大狗被主人養了8年之久。
大狗也被家丁打死,對於“犬不過八”的說法也便不再懷疑。
狗狗的領地意識很強,多年的陪伴讓它與吳氏的感情很深厚,它或許也捅了幾分人性,男主人到來,佔據了狗狗原本休息的地方,於是導致它做出攻擊男主人的舉動。
很顯然“犬不過八”的說法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發生如此悲劇的原因在於吳氏長期以來過於寵溺它,讓它誤以為床邊那塊領地就屬於它的,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凡事皆有因果,古人或許沒有看明白這些,亦或者是這個故事本來就是假的,為的藉此來諷喻一些沒有看清自己位置的人吧,只不過後人真的當真事來讀了。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為何有“犬不八年”的說法?男主人佔了狗休息的位置,被狗咬死了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