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也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就拿孩子的姓來說,雖然“隨父姓”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但有人覺得“隨母姓”也未嘗不可。
來自重慶的李女士對此說道:我和老公都認為,名字就是一個符合而已,孩子跟誰姓,都不會影響我們親人之間的血脈關係。
寶媽姓氏太罕見,全家都支持孩子隨母姓
孩子未出生時,朱先生就開始查字典、翻詩經,只為給即將出生的孩子取一個好名字。可如今孩子都快滿月了,孩子的名字依舊沒有著落。
這不,全家人又聚集在一起,只為給孩子取一個好名字。正當大家都在苦苦思考時,朱先生的妹妹提議:哥哥的姓不好取名,要不跟嫂子姓吧,嫂子的姓氏特殊,取出來的名說不定好聽呢?
原來朱先生的妻子姓第五,實屬罕見。第五這個姓氏,雖然罕見,但在《百家姓》中是真實存在的,就跟軒轅、公孫、歐陽等複合一樣。
在朱先生妹妹這個提一下,大家都紛紛開始頭腦風暴。這時妻子說道:不如就給女兒取名第五月吧!
“第五月,很好聽也”朱先生妹妹回答道,“第五月,這個名字不會重名,可能全國都沒幾個”婆婆應聲道。“既然大家都喜歡這個名字,那閨女就叫第五月好了”朱先生興奮地說道。
取好名字後,朱先生便在朋友圈官宣了愛女的名字,不料引發好友們的熱議。有好友對此說道:你家閨女這名,說不定是全國唯一哦!也有好友吐槽:姓氏特殊,有時候也很“孤獨”,我姓“香”,從小到大,沒遇見一個同姓氏的。
數據調查:超過一半的人能接受孩子隨母姓
據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對2032名受訪者進行調查發現:47.5%的受訪者認為孩子應該隨父親姓;54.7%的受訪者能夠接受孩子隨母姓;23.2%的受訪者不能接受孩子隨母姓。
來自四川的譚先生認為:隨父姓,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不能更改;
來自上海的吳先生認為:女人十月懷胎生下孩子,很辛苦,要求孩子隨母姓,能夠理解;
來自福建的張先生認為:不能接受孩子隨母姓,否則別人會說自己是倒插門,很沒面子;
老家有對夫妻,父親要求孩子隨自己姓,不能接受隨母姓;而母親則認為,孩子是自己十月懷胎生下的,大寶已經跟老公姓了,二寶就得跟自己姓,兩人因為孩子姓氏問題差點離婚。
在文文爸看來,孩子是夫妻倆共同所生,既是爸爸的心肝寶貝,也是媽媽的骨肉,跟誰姓都很合理,夫妻倆應該好好商量,相互理解,完全沒有必要鬧到離婚。
為什麼女性想讓孩子跟自己姓呢?
從法律角度上來說,夫妻倆共同生育的孩子,既可以跟父親姓,也是可以跟母親姓的。但大多數的家庭,孩子出生後,就默認跟父親姓。很多女性就想捍衛自己的權利,想讓孩子隨母姓。
孩子隨母姓固然沒問題,但也確實存在一定的弊端。哥哥家有兩個孩子,大寶跟父親姓,二寶跟母親姓;有天二寶就哭著跑回家,哭訴在學校,同學都說她是撿來的,不是父母親生的,不然為什麼跟哥哥的姓都不同。
隨母姓看似無關鍵要,但也確實存在一些弊端,作為父母,在決定孩子姓氏時,還需考慮清楚。
隨母姓會存在哪些弊端呢?
01、兄弟姐妹之間感情不好
就如哥哥家的兩個孩子,每次吵架後,大寶都會對二寶嚷嚷道:這是爸爸家,你不是我們家的,你是外人。
孩子的思想很單純,在他們眼中,只有同一個姓才是一家人,不然就是不親的外姓人。明明是親兄妹,卻因為不同的姓氏,導致兄妹倆矛盾重重,感情十分淡薄。
02、容易引起外人的誤會
哥哥家的倆孩子,因為姓氏不同,時常會有人疑惑地問道:你倆是親生的嗎?也有人懷疑哥哥跟嫂子是重組家庭,甚至有人會當著侄女的面,議論紛紛,無形之中給孩子以及哥哥都造成了壓力。哥哥跟嫂子也時常因為此事吵架。
03、家中老人偏心明顯
當初父母就不同意小侄女隨母姓,“孩子隨父姓”的思想在父母腦海中根深蒂固。對於他們來說,雖然兩個孩子都是親孫子,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好吃的、好玩的總會先考慮到自家姓的孩子。
總的來說,無論孩子是隨父姓還是隨母姓,夫妻雙方可以商量決定,但前提是不要傷害一家人的和氣。但同時也不要忽視隨母姓帶給孩子的一些弊端。文文爸覺得,只要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孩子跟誰姓並沒有那麼重要,你覺得呢?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因寶媽姓氏太罕見,全家都支持孩子隨母姓,婆婆:全國沒幾個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