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但年輕夫妻越來越不願意生孩子了,甚至連開放二胎的政策同樣沒有太大效果了。
根據最新的統計結果,2020年出生人口數量可以說是近幾十年來的歷史最低點,僅有1,000萬出頭,雖然總量還相當之多,但是從整體趨勢上確實一年比一年少。
而實際上我們早在2013年就已經開放了單獨二孩,在2015年更是全面開放了二孩,而這也僅僅是在2016和2017兩年,提振了一點點的出生人口數量,後續依然是一年比一年少。
而面對人口的減少,不管是普通人還是相關學者都表現出相當的警惕性,恆大經濟研究院的院長任澤平就曾高調地表示:二胎不夠那就三胎來湊,他認為既然開放二胎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那就繼續開放三胎。
可我卻覺得,這位經濟專家可能很懂經濟,但卻不夠懂人性,目前的適齡生育夫婦不願意生孩子的主要原因並不是政策限制,而是他們本身不願意生了,
為什麼現在的的家長們不願意生孩子了
一、教育理念改變了
多生孩子這種追求來自於舊時代,那個時候人們都以體力勞動為生,多一個人就能多一個勞動力。尤其是那個時候也不需要考慮孩子上學的問題,十二三的半大孩子就是半個勞動力,等到十五六青春期過半開始,那就可以算得上是壯勞力了,因此生孩子就代表了生產力,多子多福自然受人追捧。
但到了新時代尤其是計劃生育時代之後,情況卻發生了變化,計劃生育的核心是“少生”“優生”,因此有相當多獨生子女獲得了本來以他們的家庭不可能擁有的成長環境,而這一代在優渥默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獨生子女,由於良好的社會教育水平,對父母的反哺比多生效果來得更好。所以從目前我國的適齡生育夫婦來說,他們是並不認同多生孩子是好事兒的。
二、生育目的改變
同時生育目的的改變也是影響生育意願的重要原因在,原來的時代,生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人類本能的反應,另一方面是來自於養老壓力。
舊時代的時候,性教育匱乏,避孕水平差,稀裡糊塗的就懷了孩子,稀裡糊塗的就生下來;而到了現代,各種性教育逐漸普及,有意識地備孕避孕成了生孩子前的必修課,因此不受控制的生孩子就不存在了。
同時生產力的大大提升也讓現在的中青年夫婦沒有那麼大的養老壓力,他們相信在自己年老之後自身的存款和社會發達,足夠他們有著不錯的生活,並不需要依靠多生兒子來為自己養老。
三、養育孩子的成本高得驚人
而最後,養育孩子的成本過高也是人們越來越不願意生孩子的重要原因。前面提到現在對於孩子的教育理念是少生優生,重點培養,那麼每一個孩子的出生,必然代表著巨大的教育成本投入。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教育每一個孩子的投入都堪稱是無底洞,所以別說生二孩和三孩了,有的經濟狀況不算好的年輕夫婦,甚至連一胎都不打算要,直接以放棄或者減少後代的方式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不必為別人不生孩子而焦慮
這些原因綜合作用之下,孩子越來越少也自然理所應當,但其實在我看來,我覺得大家大可不必為人口的減少產生過分的擔憂。
相信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自動化程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重複性高強度體力勞動都可以被機器替代,而人的需求則更多的會投入到服務行業和知識創造行業當中,因此人口的減少可能並不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話題。
而對於正處於糾結是否要生孩子的家庭來說,我覺得應該謹慎地考慮應該生幾個孩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獨生子女有獨生子女的教育方法,多個孩子有多個孩子的教育模式,家長應該在生孩子之前就做好準備,讓自己成為合格的父母,做好準備再迎接孩子的到來。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二胎不夠三胎湊”,專家們鼓勵生育,但家長卻不吃這套了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