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掌中寶”,為人父母,自然是都把孩子捧到手心裡,加倍愛護。
但對於孩子的關愛,絕對不僅僅是一味地寵愛,還得讓孩子變得獨立和優秀。
案例
鄰居楊大姐經常被身邊的朋友說成是孩子的“後媽”,並非是對孩子苛刻,而是她在教育孩子方面,十分有原則。
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楊大姐就告訴兒子:父母只會照顧他到18歲,之後便要自己獨立生活。而且楊大姐嚴格遵守自己的底線和原則,絕不妥協。
現在兒子上了大學,大學期間的生活費都是自己打工賺來的,而且兒子還會利用業餘時間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對於父母的日常關心,兒子也會表示不用父母的擔心,自己能照顧自己,也有自己有的人生規劃。
什麼是“後媽式”教育?
父母對於孩子的照顧,可謂是十分全面,從小時候就全心呵護,甚至長大了也不放心,依舊是凡事都親力親為。
這樣的愛護,不得不說“絕對是親媽”。但這樣的教育卻不利於孩子,反而現在比較流行“後媽式”教育。
“後媽”就是指繼母,生活中,人們對於繼母的看法總是有所偏見,因為繼母對待孩子,大部分都不是很好,甚至還有“虐待”的情況發生。
而“後媽式”教育,並非是對孩子不好,而是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適可而止,甚至有時候可以“絕情”一些,這樣對孩子的發展有利,父母晚年也能幸福一些。
父母在這3件事上越絕情,晚年等著享福吧
教育孩子要“絕情”
為人父母,都是拼盡全力保護孩子,為孩子抵禦風浪。但一味地把孩子保護在身後,勢必不利於孩子養成獨立的品質,所以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父母要學會“絕情”一些,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才能具備一定的獨立能力。
有時候,面對孩子的求助,適當地“逼”孩子一把,並非是壞事,否則孩子沒有獨立能力,以後勢必也很難有出息。
婚姻投入上要“絕情”
孩子的婚姻在父母這裡,絕對是大事一件,其中買房子就是重中之重。如今買房子似乎成為了父母的責任,尤其是家裡有兒子的父母,更是一輩子都在為孩子的房子打拼。
如今的房價也是“水漲船高”,面對不斷增長的房價,父母其實也可以做的“絕情”一些,在買房子這件事上,並不一定要全款,完全可以給孩子提供首付就可以了,剩下的月供就由孩子自己慢慢償還。
買房子時適當“絕情”一些,也是在無形中給孩子一些努力的動力,否則孩子“無債一身輕”,沒有壓力自然不會上進。所以那些經濟條件普通的家庭,不用一味地強求給孩子買房子,否則後果只能是父母受罪。
在隔代下一輩的投入上要“絕情”
父母辛苦一輩子,好不容易把子女拉扯大,但很多父母卻依舊沒有停下腳步,反而在照顧隔代人上繼續前行。
如今老人帶娃,不僅承包了孫輩的基本照顧工作,而且在經濟上還給予支持,從小玩具到上學時的教育費用,父母無時無刻不在貼補。這樣無形中也會給父母的生活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因此,在照顧隔代孩子上,父母也可以適當地絕情,幫忙帶孩子可以,但是像一些基本的開銷就不要再提供了,晚年本應該是享福的,如果一味地只知道付出,那麼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今日話題:你在平時的教育中,對孩子“絕情”嗎?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後媽式教育”日漸流行,父母在這3件事上越絕情,晚年更能享福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