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叫拉馬克,來自法國畢加底,出生於18世紀40年代。
拉馬克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因此最得父母寵愛。那是宗教地位還比較高,拉馬克的父母希望他以後可以當個牧師,便讓他到神學院學習。
沒想到後來法國與德國發生戰爭,拉馬克又當了兵。在部隊因為身體不好,提前退伍。
回到家後,又喜歡上了氣象學,整天仰望著天空,想著通過自己學習,是否有可能當個氣象學家。
拉馬克氣象學知識沒學多少,家裡人又在銀行裡給他找了份工作,這時他的興趣又發生了變化,覺得在銀行工作,金融學也有點意思,又想著通過努力當個金融家。
在辦公室利用業餘時間學金融知識,沒過多久拉馬克又覺得比較枯燥,失去了興趣。
“ 你要不學醫吧,救死扶傷,當個醫生挺好的。”拉馬克的哥哥對他說。
拉馬克於是又辭去銀行的工作來到醫學院學醫,可學了幾年他又想放棄了。
就這麼來回反覆折騰,拉馬克24歲了,可以說是一事無成,啥也不精通。也正是在這一年,拉馬克在植物園遇上了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盧梭,兩人成為忘年之交。
盧梭經常帶拉馬克到自己的研究室去,馬克這次徹底迷上了科學研究,也從此開始了他的“專一”生涯。
接著,拉馬克花了整整26年時間,系統研究了植物學,並充分利用皇家植物園標本保護人職務認真研究,最終寫出了極其著名的《法國植物誌》。
拉馬克通過長時期專注研究,成為了著名的博物學家,並在歷史上第一個系統地提出了唯物主義的生物進化理論。後來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就多次引用拉馬克的著作。可以說,達爾文是踩在他肩膀上成功的。
一生只做一件事,專注才能成功!
拉馬克成功的故事啟示我們,能力再弱的人,只要集中精力專注每個目標,長期堅持就能成功,而即使能力很強的人,如果過於分心,不能夠堅持,也會一事無成。
有經驗的果農經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剪枝。有的人會覺得減掉多可惜啊!
但果農們知道,果樹要快速成長,果實長得結實飽滿,就必須要捨去一些旁枝,這樣肥料養分才能更好地集中吸收。
放大鏡在太陽底下一段時間,也能夠點燃東西,這就是聚焦的效應。如果放大鏡來回移動,能量雖通過放大鏡聚焦在並沒有長時間停留一個點,產生不了發生質變的熱量,這也是專注的魔力。
很多失敗者,並不是因為他們才能不夠,而是因為他們不夠專注,目標過於分散,集中不夠集中,沒有長時間堅持。
而踏踏實實地人最終取得巨大成就,是因為他如果農一樣,果斷地減掉了旁枝,把生命中的所有養料都集中到一個方面,如放大鏡一樣長時間聚焦一個點,這樣,雖不是他聰明,但專注這條法則時刻牢記在心,通過勤奮、努力和堅持,一定能結出美麗豐碩的果實,如放大鏡一樣也能點燃璀璨的人生。
成長感悟
守專以恆,水滴石穿。
“專注”是成長成才的最重要的法則之一。孩子成長,從小要培養好專注力。平時上課學習要專注聽講,學任何東西都需要專注。
等到長大後,更要牢記“專注”這條法則,把全部的心思精力集中到一個目標上,對準方向依靠不屈不撓的意志、百折不回的決心、持之以恆的忍耐力,始終篤定前行,你就能獲得任何你想要的成功。
成功源於專注,專注改變人生!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讓孩子牢記這條法則,即使能力再弱,也會有所成就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