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本來就是一個物質而已,只是人性把它包裹上了褒貶之意。我並不認為“視金錢如糞土”就是清高,我更喜歡查爾斯·蘭姆的一句話,他說:
金錢是能讓我們去除了天堂以外的任何地區的一份護照。
是的!我從來都認為金錢是工具,是讓生活更好的工具,而非生活的目的!所以我教育我的孩子的時候,從不掩蓋要讓他們“掙大錢”的期望。
我也研究了很多有錢人的童年,發現那些能夠長大掙大錢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3個特點!
一、 不忘初心的專注
榮獲13次世界首富的比爾蓋茨與股神巴菲特,在被問及這一生最重要的是什麼時候?兩個人不謀而合的回答是專注!可見做任何事想要成功,不忘初心的專注絕不可少。
李嘉誠從小家境條件不好,但他總會想辦法去讀書、去學習更多的知識,只要有時間就將所有的精力用於讀書。
也正是這種專注即使不能上學的時候,只有有機會他也會去努力學習,正是因為他專注於讀書,才有了他今天的成就,直到如今的年齡,他依然在讀書的時候非常專注。
因此,專注力對孩子是十分重要的,父母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從每一件小事開始,做一件事、看一本書、將來才更容易幹成一件大事兒!
二、持之以恆的決心
巴爾扎克曾說 :“沒有強大的意志力,就不會有雄才大略”。
很多人一提到藝術家,第一反應就是窮困潦倒!但貝多芬可是大大不同的,用咱們如今的話來說能實現“財務自由”,是妥妥地掙大錢的角色。
小時候那家裡確實窮得叮噹響,但成年以後就是不折不扣的大富豪。有一位學者愛麗絲·漢森曾經比較過貝多芬所在舒伯特時代維也納的貨幣,並且進行了換算。
她發現貝多芬在1809年之後的收入,超過平均水平的50倍,舉辦一場音樂會都夠貝多芬啥都不幹舒服地待上兩年。而貝多芬能掙大錢離不開他持之以恆的決心!
從12歲起,他就堅持作曲,最終完成了《命運交響曲》,成了世界著名音樂家。當孩子做事有恆心的時候,他就會跨越眼前的困難,必將能等到天降大任那一天。
三、 能說會道的高情商
馬雲曾說:“情商要比智商更為重要,我深表贊同。”
在普通人的觀念中,能說會道就是拍馬屁,事實並非如此,這恰恰是情商高的一種表現。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會充分地表達自己,別人就喜歡和這樣的人交往。
從而會給他提供更多的機會,因此他的機遇空間就大,賺錢的機會就多,以後很容易成為有錢人。其實你會發現老闆都不是埋頭苦幹的人,他們最喜歡做的事兒是一起喝喝茶、聊聊天。
在聊天的過程中,聊出了商機、共享了資源,錢就來了。再反觀那些埋頭苦幹的技術員,都成為了這些愛聊天老闆手下的員工。
丹尼爾·戈爾曼,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情商之父,他曾說:“一個成功的人,來自百分之二十的智商,來自百分之八十的情商”。
這一點不僅僅是丹尼爾曼和馬雲的觀點,就連成功學大師卡德基也說過:很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都會很高的情商。
而情商並不是等到孩子成人了就擁有了,培養情商的黃金階段是在3.-9歲這個階段,這個階段孩子情商的雛形,多半已經能代表成人後情商的高低。
因此,在孩子3-9歲這段黃金時期,父母要抓緊培養孩子情商,這關乎他孩子在未來的成就。在這一大階段裡,父母可以教孩子如何管理情緒、如何與人相處、如何養成好習慣等等。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將來能“掙大錢”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3個特點,看你家娃有嗎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