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家長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在成功的道路上,一個高智商能起到很大的推進作用。
孩子聰明與否,其實在小時候就能通過一些細節觀察出來,因此在平時,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日常表現。
孩子這個行為出現越早,說明大腦發育好,你家孩子有嗎?
一個人所能發出的任何表情,都是受到來自大腦的支配才完成的,所有的表情都會接收到大腦的命令後,才會作出的表現。
而處於新生兒時期的寶寶,由於大腦發育不完善,所以面部表情幾乎很少,不是哭就是睡,很少能看到寶寶“笑”。
一般情況下,寶寶在出生2個月左右才會具備微笑的能力,3個月後,才能發出聲音的笑。
但有些寶寶在吃飽喝足之後,會明顯露出甜甜的微笑,甚至有些小寶寶在睡覺的時候,也會不由得露出微笑。
美國研究者曾經做了一項長期調查:一個出生僅僅3天就會笑的孩子,在6歲後,智商竟然可以高達180多。可見笑的能力越早具備,越能說明娃的智商高。
其實,從科學上來講,早期的新生兒是不能自主地控制情緒的,只有通過身體的滿足來帶動大腦的反應,而那些早早就會微笑的寶寶,恰好也說明寶寶擁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大腦發育良好,因此寶寶才會早早地就露出笑容。
孩子的“笑”出現的情況也不同
1)對熟悉的人微笑
孩子在出生一段時間後,對於家裡人的面孔逐漸開始熟悉,尤其是媽媽,所以那些聰明的寶寶一見到自己熟悉的人,就會不自覺地微笑。
如果小寶寶經常對著笑,那麼就說明他對你很熟悉,也表示大腦發育很好,家長平時可以多和寶寶互動,這樣不僅能促進親子關係,還能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2)家裡人一逗就笑
當家長有意識地在和寶寶進行互動時,一逗孩子就笑。如果你家孩子也是這樣稍微受到刺激就會微笑,那麼就說寶寶的大腦發育是非常好的。
相反,如果寶寶對於自己的刺激反應需要一定的時間,那麼可能寶寶在智力發育上沒有那麼完善。
如何更好地提高寶寶的智力?
寶寶的成長需要父母的幫助,所以在寶寶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可以通過科學的方式來幫助,讓寶寶身體更好的成長和大腦更好的發育。
1. 鍛鍊視覺和聽覺能力
新生寶寶在出生早期,視覺和聽覺也處於發育階段,這個時候,爸媽可以在寶寶清醒的時候,給寶寶聽一些兒歌或者小故事,從而鍛鍊寶寶的聽覺來提高寶寶的感知力。
2. 鍛鍊四肢力量
研究發現:手腳運動時,大腦的運動皮質和軀體感覺皮層區都處於工作狀態。
說白了,就是手部運動和腳部運動,也會很大程度上刺激大腦的發育,所以在寶寶2-3個月的時候,可以給寶寶買一些小玩具,讓寶寶握在手裡玩耍,來鍛鍊手臂力量。
而日常的寶寶喜歡蹬被子也不要強行阻止,這樣的方式恰好可以有效地鍛鍊腿部力量。
“愛笑”的孩子情商高
孩子愛笑,絕對是一件好事,都說“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差”,那些愛笑的寶寶,除了智力發育得好之外,他們的情商也是非常的高。
所以如果自家的孩子平時不怎麼愛笑,做家長的就要更多地給孩子刺激。當孩子能夠對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反應之後,就說明孩子的大腦已經發育很完善了。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愛笑嗎?從多大開始具備“笑”的能力呢?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孩子出生後,這種行為出現得越早,一般會越聰明,你家孩子有嗎?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