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山東五代人住日軍炮樓50多年,牆壁厚72釐米,為裝暖氣耗費10餘年

生活 觀潮史文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冬暖夏涼,這樣住起來才舒適,如果做不到也會裝上空調暖氣,夏天用空調降溫,冬天用暖氣供暖,但是山東孫從孝家裡因為房子是炮樓改造的原因,空調暖氣想裝都裝不上,在“冬涼夏暖”的房子裡度過了50多年。

山東五代人住日軍炮樓50多年,牆壁厚72釐米,為裝暖氣耗費10餘年

孫從孝家的炮樓可追溯到抗日時期,1937年“盧溝橋事件”日本全面侵華,山東守將韓復榘不戰而逃,將山東拱手讓給日本,日本幾乎將大半個山東佔領。日本有一個習慣,每攻下一個地方就要在當地修建炮樓。

炮樓是一種四周都有射擊槍孔的高碉堡,日本人躲在炮樓裡面不用伸出腦袋,只要把槍桿伸出槍孔就能射擊,極大保護了他們免受子彈的威脅。炮樓為了能有效抵抗中國軍隊的子彈,牆體當然不是普通的水泥磚塊建成的,是特質的厚磚頭,子彈打在上面也只留下一點小孔。

山東五代人住日軍炮樓50多年,牆壁厚72釐米,為裝暖氣耗費10餘年

儘管山東被日本佔領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山東人不願意做日本人手下的亡國奴,拿起手中的槍反抗日本人,在各地建立起遊擊隊攻打日本人,最終在1945年8月15日聽到了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山東人和全國老百姓都等來了和平的一天。

日本人走後,他們修建的炮樓還放著在山東,那時我國才剛結束戰爭沒那麼多金錢和物力建設房屋,炮樓就廢物利用成為人們住的地方,孫從孝家裡的炮樓就是父母單位分配房屋分配到的。

山東五代人住日軍炮樓50多年,牆壁厚72釐米,為裝暖氣耗費10餘年

孫從孝家的炮樓於1938年建的,是一個3層樓高的圓柱形建築物,可炮樓畢竟是炮樓,就算再高那也不是用來住人的,孫從孝父母和爺爺奶奶1962年搬進去才知道炮樓有多不方便。炮樓儘管有3層樓高,但每層可以供人實際活動的空間只有20平米,孫從孝出生前父母還和爺爺奶奶就蝸居在這麼一點空間裡,後來他和妹妹出生了家裡就更加擁擠。

除了空間之外,炮樓的溫度也是一大問題,一到夏就好像蒸籠一樣,悶得人大汗淋漓,到了冬天又特別寒冷,孫家人經常一家人守著破舊的小煤爐前取暖,一離開煤爐就冷得不行。上世紀末期,有錢人已經買空調了,沒錢的人也有國家安裝的暖氣,可孫從孝家裡什麼都沒有。

安裝暖氣的工作人員有來他們家安裝暖氣管道,可被他們的炮樓牆壁給折磨得夠嗆,牆壁足足有72釐米,鑽子使勁鑽孔牆壁都只是受了一點皮外傷,安裝人員實在沒辦法就走了,周圍的鄰居都安裝了暖氣就他家沒有。

山東五代人住日軍炮樓50多年,牆壁厚72釐米,為裝暖氣耗費10餘年

孫從孝想了10幾年安裝暖氣的辦法,可10幾年來都以失敗告終,就在他快要放棄的時候突然想到因地制宜的辦法,炮樓既然是用來防子彈的,那麼牆體上肯定要子彈打穿的槍眼,如果牆體上有打穿的槍眼,再用鑽子在槍眼上鑽應該能鑽出裝暖氣的孔。

想到這,孫從孝就埋怨自己為什麼沒早想到這個辦法,之後就又去裝安裝暖氣的工作人員,最後工作人員通過這個辦法打穿了孔,使孫從孝一家用上了暖氣,那年是2012年,孫從孝一家終於能過個有暖氣的冬天。

山東五代人住日軍炮樓50多年,牆壁厚72釐米,為裝暖氣耗費10餘年

就在孫從孝家人享受到暖氣不久,3年後他們收到了拆遷通知,他們的炮樓年代太久遠不能再住下去,必須要拆掉。孫從孝出生在炮樓,又在這座炮樓有了自己的孩子、孫子,從他的爺爺奶奶算起孫家五代都貢獻給了炮樓,儘管炮樓帶給孫從孝太多麻煩,但一聽說要離開這他還真有點不捨得,不過為了安全著想,他還是拿著50萬拆遷款在炮樓附近重新買了一個新房。新房比起炮樓要寬敞明媚許多,孫從孝還是會忍不住想起炮樓,他就又跑到炮樓附近找老朋友喝茶下棋,好像從來沒有離開炮樓一樣。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山東五代人住日軍炮樓50多年,牆壁厚72釐米,為裝暖氣耗費10餘年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