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為皇帝督造瓷器的唐英

歷史 藝術海洋

康雍乾三位皇帝,都非常關注景德鎮御窯廠,所以清朝御窯廠的瓷器,康煕郎窯、雍正年窯、乾隆唐窯,名貫中西。而督陶官唐英,16歲就在養心殿造辦處工作,和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都有交集。他是中國瓷器史上,既有著作、又有精品,既懂管理、又會操作,既傾心敬業、又清廉自守的督陶官員。

唐英(1682~1756年),清代制瓷家、書畫家,篆刻家,劇作家。他的字號很多,如:俊公外,還有俊公氏、雋公、叔子、蝸寄、蝸寄老人、陶成居士、沐齋居士、陶人、榷陶使者等。關東瀋陽人,隸漢軍正白旗,一作鑲黃旗。他的父親隨清軍入關。唐英7歲入學讀書。14歲被編入內務府八旗滿洲正白旗包衣。包衣,是滿語譯音,意思是家內奴,終身不變,子孫世襲。16歲到養心殿造辦處工作,後來任職宮廷畫樣,給宮廷御製器物畫樣子。唐英聰明、忠誠、細心、勤奮。他的工作使他能看到內廷的名器、名書、名畫、名家,並得到康煕帝的信任,積澱豐厚文化的底蘊。這為唐英日後在御窯廠督陶期間,揣摩上意,推陳岀新,而燒造出精美的“唐窯”瓷器,打下了良好的文化與藝術基礎。

雍正六年(1728年),唐英37歲,被以內務府員外郎身份,派到景德鎮協理年希堯督陶。內務府總管大臣,多是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兼任,下面有郎中(正廳局級)、員外郎(副廳局級)等。出任景德鎮督陶官,這是唐英人生的重大轉折點。

唐英督窯,創造輝煌。他先後管理淮安關、九江關、粵海關,遙領陶務。到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才獲準辭職,同年去世。唐英於景德鎮御窯及相關工作共28年。在有清一代景德鎮御窯督陶官員中,唐英任事最久,工作最勤,業務最精,貢獻最大,燒製出舉世聞名的“唐窯"瓷器。唐英於御窯,有三大貢獻:

第一,制瓷工藝貢獻。唐英在28年的御窯管理與燒製過程中,親自督導和燒製的瓷器,數量大,質量優,精品多,影響大,因而被譽為“唐窯"。

第二,學術創新貢獻。唐英之前,瓷器工匠沒有文化,不會著書立說;文人有文化,但不懂制瓷工藝。唐英既懂燒造瓷器工藝,又有較高文化素養先後編寫出《陶務敘略》、《陶冾圖說》、《陶成紀事碑記》、《瓷務事宜諭稿》等著作。從而對御窯瓷器製作及其發展創新,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學苑出版社出版《唐英全集》則是其集大成者。

第三,制瓷精細管理。在他任內,人事、財務、生產、工藝,方方面面,都立規矩,既約束下級,也約束自己。這裡著重講財務制度。御窯開支浩大財務制度不清。錢花了多少、花到哪裡去了,缺乏統計;什麼錢該花、什麼錢不該花,缺乏標準。唐英制定《燒造瓷器則例章程》。唐英在兩百年前就實施成本核算,觀念超前,制度完備,切實可行,貢獻斐然。

在景德鎮,受到敬重。他從粵海關調回九江關,到景德鎮巡視御窯廠,史料記載,他到達景徳鎮那天,渡過昌江,全鎮士民工商,大家都等待在昌江兩岸,嘆惜唐英有些老態龍鍾,為他的到來歡騰鼓舞,頗有故舊遠歸之意。

唐英的人生,在外人看來,可謂風光,一輩子工作在康雍乾三位皇帝身邊,創作了太多的藝術精品官也做到局級。但他自稱"蝸寄"。蝸寄,就是像蝸牛詳寄生在硬殼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嘆呢?

一是忍勞。積勞成疾,說的恰似唐英。乾隆初,唐英短暫卸去窯務,赴淮關履新,卻大病一場;乾隆十一年(1746年),唐英已65歲,不辭勞苦,巡視窯廠,卻患上眼病,在鎮上療養兩個月才痊癒。後調任粵關,氣候不適,患了重病,又調回景德鎮,直到七十五歲,才準他辭職。唐英無福頤養天年去職的當月就去世了。

二是忍怨。唐英盡職盡責,乾隆帝並不體諒,反而經常指責。瓷器的數量少了、質量差了、破損多了、工期遲了、花錢超了,不管唐英是否有責任都會受到指責,而且還要挨罰。

三是忍貧。歷朝督陶官都是肥差,因為可以貪汙。唐英不僅不貪,還自掏腰包,補貼公用。他試製新的器型,經常用工資墊付燒造費用。

四是忍賤。唐英身為包衣,從未辦過出格事、說過出格話。即使這樣,遇到位高權重的人,他還要“冷熱面前陪色笑",指望對方伸手不打笑臉人。這種低賤身份,必定心受煎熬。

唐英一生,酷愛讀書。他說:我特別喜歡讀書,每天漏下四五,還披閱不休。他留下詩作有600多首。唐英平生最快樂之事,大概是懸賞徵詩。他在九江關任職時,捐款重修琵琶亭。一次,唐英把紙筆放在亭子上,令過客賦詩,簽上姓名,交關吏投進。最後由唐英評出高下,給以報酬。結果,文人騷客,紛至沓來。著名文人袁枚曾躬逢其盛,多年後舊地重遊,琵琶亭還在,他不禁回憶起當日置酒高會、徹夜茶敘和詩的盛況。

唐英把希望寄託於兒孫,希望兒孫考功名、有成就,擺脫包衣身份。他的長子文保,繼承父職,在內務府造辦處供奉。而次子寅保,考中進士。唐英欣喜萬狀,以為寅保從此可以擺脫包衣身份,不料乾隆帝卻讓寅保學習陶務,準備接班。眼看兩個兒子都走上自己的老路,唐英黯然神傷。

唐英一生,脫不掉包衣身份,洗不掉俗務風塵,換不掉陶人身份,忘不掉心靈宏願。唐英一生清白,就如他自己所追求的:真清真白階前雪,奇富奇貧架上書。御窯千秋史,唐英第一人。

為皇帝督造瓷器的唐英

清乾隆 唐英制青花纏枝蓮紋花觚

為皇帝督造瓷器的唐英

唐英制像生瓷鴨

為皇帝督造瓷器的唐英

清乾隆 蝸寄款唐英制沙金釉水丞

為皇帝督造瓷器的唐英

清乾隆 唐英制青花蒼龍教子詩文觀音瓶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為皇帝督造瓷器的唐英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