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見慣了城市裡的車水馬龍,在城市裡大多是人來人往、各自匆匆。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是城市的主基調。而北京作為首都和國際大都市節奏就更快了。然而就是這座快節奏的大城市裡,卻有著一道不一樣的風景。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老北京,身穿白色對襟布褂,腳穿百納千層底的布鞋,靠蹬三輪討生活的他,硬硬生生成為了傳奇。蹬三輪你可能在當今這個時代很少見到了,十幾二十年前倒是蠻多。心裡覺得坐三輪車一小時能有多少錢?三塊五塊的吧。
可是這位愛新覺羅·安林:京城蹬了38年三輪車,一小時150塊就值這個價,坐過的都還說值。
“老炮”式的青春時代
1947年的時候,安林老爺子出生了。他家在南鑼鼓一個老胡同的四合院裡。安林是他這一輩的老七,他出生的時候,他最大的侄子都已經出生一年多了。跟自己的侄子搶奶喝,可能也算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吧。
據安林老爺子說:他有清朝的皇室血統,祖上本是姓愛新覺羅。還說是溥儀的堂弟雲雲。如果擱在清朝沒滅亡的時候搞不好還是個飛鷹走馬的貝勒爺呢。“可惜啊時代變革,大清也亡了,他最後淪落成了三輪車伕。”安林老爺子這麼調侃自己。
其實小的時候安林家裡的經濟條件還是不錯的。他的父親開了個祥順記棺材鋪佔了足足三個門面,收入不菲。一直到解放後公私合營了,他家的店面也被充公成了後來的飲食公司。現在的烤肉季就是在當年的門面經營起來的。
家裡的鋪子沒了,他父親只能憑藉著手藝去做了木工師傅。家裡人口多,單靠父親做木工養活,日子也就過得緊緊巴巴的了。雖然家裡的經濟條件變差了,安林的心態卻也沒受到多大的影響,他本就是一個隨遇而安的樂觀性子。
跟很多四合院裡長大的孩子一樣,安林小時候也是跟衚衕裡的其他孩子一起各種瘋玩,各種折騰。在父母的照顧下,安林度過了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跟小夥伴們一起健康健康地長大了。
成年後的安林一開始是跟他父親一樣做了木工師傅,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他還娶了老婆有了孩子。雖然收入不算多,但安林對這安穩的生活的還是比較滿意的。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安林的母親得了癌症。一個月72塊錢的工資實在難以承擔母親的治療費。
開啟三輪人生
為了能夠賺到足夠錢給母親看病,安林經過仔細的考慮,覺得蹬三輪這個活兒還是比較賺錢的。跟家裡人商量後,他買了輛二手三輪車,重新噴了漆。就這樣在82年的那個夏天,安小師傅第一次在西單商場蹬起了三輪。
開張第一天,憑藉著勤快和麻溜的嘴皮子,安林賺了整整75塊,比他做一個月的工賺得還多。有了第一天的開張大吉,安林的信心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於是便跟工廠正式遞交了辭職信,開始專門幹蹬三輪這個活兒。
蹬三輪看似簡單,但是懶人還真幹不了,這活兒得勤快踏實的人才做得來。
蹬了一段時間三輪後,安林總結出了自己的經驗。早上跑天安門來看升旗的人是最好的。來看升旗的大多是有錢人,他們不計較錢多錢少,走著黃包車邊看風景、邊聽段子,還能時不時地下車隨手買點東西。
安林曾經拉過一個國民政府的官員,那人在抗戰時期是個通訊兵,經常騎著馬在北京和天津來回奔波傳遞信件。這次回到北京也是為了回憶下曾經。
那一天,安林拉著這位客人,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裡整整轉了12個小時。因為聊得投機,這位客人給了他500美元,在那個年代可是一筆大錢了。
三輪蹬起了"衚衕文化"
安林老爺子現在依然在蹬的三輪車,是在1985年的時候置辦的。這輛車是全北京第一輛不鏽鋼三輪車。甚至90年代的時候,還有媒體把它稱為“京城第一車”,這個稱號也一直被流傳到了現在。
要說這輛車確實是非常的“靚”,杏黃色的頂篷,車把上有5個鈴鐺,中間還擺了個龍,寓意是:五福捧壽。
安林老爺子還在車尾的位置鑲了一塊八卦鏡,說是能夠闢邪和保平安。車上還掛了一個特別顯眼的牌子,上書“愛新覺羅安林”。車身的兩側各有一隻貔貅,據安林說:這是時刻提醒自己,做生意切不可貪婪。
當三輪車蹬出來的時候,鈴鐺會發出"叮叮噹噹"清脆悅耳的聲音,老街坊遇到了就打招呼:“老爺子又出車了。”已經73歲的安林,身板依然硬朗,曬得黝黑的皮膚外面穿一件盤扣對襟白褂子,腳穿白底黑麵百納功夫鞋。
安林老爺子的精神頭非常好,他最喜歡跟別人嘮嗑侃大山。在他看來有煙火氣,有熱乎勁的市井生活才最真實。最近這些年,興起了尋找老北京的文化,探尋老北京的衚衕蔚然成風,應運而生出了衚衕遊。
作為土生土長的老北京人,安林是眼瞅著鑼鼓巷從有權有勢的富貴人家如何變成了尋常百姓的。正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作為從小在衚衕裡長大的人,他親眼見證了歷史的變遷。
藉著衚衕遊的東風,安林的三輪車成了老北京胡同文化的載體,老身為地道的北京“老炮”,而且還是“清朝皇族後裔”,安林的腦子裡裝了太多的故事,而且這些故事他還都是親眼所見。親身經歷,可都是正史啊。
現在每天早上,安林老爺子會將三輪車停到南鑼鼓巷的南門口開始一天的生意。安林所在的南鑼鼓巷現在有八輛自行車,但是隻有他跟另外一個人是持證上崗的。其他六個人都只能藏在衚衕裡碰運氣。
安林的三輪車價格是:1小時150塊,不講價。坐安林老爺子的三輪車,其實從來不是為了趕路,甚至僅僅只是為了慢悠悠地看風景。聽一聽老爺子講講古,說道說道這北京胡同裡的典故趣聞,侃一侃四九城裡的風水堪輿,這才是坐三輪遊京城的樂趣所在。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愛新覺羅安林:京城蹬了38年三輪車,一小時150塊就值這個價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