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為何盜墓賊盜墓時看到柳樹,急忙掉頭就走?只因一項不成文的規定

歷史 啊拉雷雷

“不知何代公侯墓,酹壇欹傾牧兒聚。淒涼翁仲滿身苔,獨對寒鬆泣秋雨。”

墓,是人死後的“安睡”之地,是生者表達對死者思念之情的載體,是人活在世上,最終留下的痕跡。古墓,在古代墓葬禮儀文化之下,通常除去沉睡著墓主人,還埋藏有大量陪葬品,無形之中,為後世人留下了大量的歷史信息,和一筆筆璀璨的藝術文化瑰寶,且是盜墓賊眼中的一個藏寶庫。

奇怪的是,盜墓賊不是所有的古墓都會進去“探索”一番,尤其當他們看到古墓旁有柳樹時,總會毫不猶豫地急忙掉頭就走,這是為何?因其中有一不成文的規定,成為了他們的一種不言而喻的“默契”,究竟是什麼默契呢?原因是古代的殯葬風俗有關。

為何盜墓賊盜墓時看到柳樹,急忙掉頭就走?只因一項不成文的規定

由於古人對生命的形成與死亡現象,還不那麼瞭解,便在對未知的好奇與恐懼之下,以輪迴轉世等去想象死亡,對神明有強烈的敬畏之心,認為人死之後會在另一個世界、以另一種方式去“生存”,加上對逝者的不捨、思念、與尊敬,就會鄭重舉行葬禮,作為告別儀式。

為能夠讓逝者在另一個世界生活得好一點,古人都會以金銀珠寶作為逝者的陪葬品,供他們在那個世界繼續享用。尤其是帝王在駕崩時,葬禮更加隆重,陪葬品往往也極致奢華,總少不了各類奇珍異寶。

為何盜墓賊盜墓時看到柳樹,急忙掉頭就走?只因一項不成文的規定

也是因為相信生死輪迴,古人傾向於土葬,認為人死後應該入土為安,讓逝者的靈魂得以安息,也是對逝者最基本的尊重。而在春秋時期,由於“禮崩樂壞”,盜墓賊也經常冒出,盜取墓中的陪葬品。

盜墓賊又稱為“摸金校尉”,說起來和曹操有關。曹操在爭奪天下時,由於軍餉不足,便設立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門通過盜墓,獲取財富,也就是打天下的資本,久而久之,摸金校尉便成了盜墓的一個代名詞。

此外,像在漢代,一些紈絝子弟閒得無聊,也會去盜墓玩,比如在《西京雜記》中就有相關記載,廣川繆王劉齊的兒子“劉去”,也就是漢景帝的曾孫,他正是一位經典的紈絝子弟,會把盜墓當成了一種遊戲。

為何盜墓賊盜墓時看到柳樹,急忙掉頭就走?只因一項不成文的規定

據漢代史料記載,在劉去盜過的墓中,最大的魏襄王墓。不過這座可不好盜,因有鐵水灌注在上面,相當穩固,不過劉去可能覺得這樣反而更有意思,就帶人去開鑿魏襄王墓,花了3天的時間,才成功打開。那麼,既然是魏襄王的墓,想必裡面的陪葬品是琳琅滿目、價值不菲的。

因為古墓相當於一個藏寶庫,歷來關於盜墓的故事,也便層出不窮,所以盜墓也成為了一個不正當的行業。而不管是什麼行業,都有相關的規矩,盜墓這一行的規矩是“三不挖,三不毀”。

這是什麼意思呢?即他們不挖義墓、近冢、民墳,不毀陰宅、屍、棺。本身盜取逝者陪葬品就是有損陰德的事,因此盜墓賊即使盜取金銀珠寶,也有最基本的底線。

為何盜墓賊盜墓時看到柳樹,急忙掉頭就走?只因一項不成文的規定

此外,盜墓賊在盜墓時,如果看見古墓旁有柳樹,定然毫不猶豫地扭頭就走,這是為什麼?可能很多人會想,柳樹時招鬼的,所以盜墓賊怕中邪,就趕緊跑了。那麼真是這樣嗎?實際上,盜墓賊看見古墓有柳樹就走,並不是因為那些迷信的事,原因是什麼呢?首先,正如上述所言,民墳他們是不挖的,這是他們的底線之一。

其次,按照古代的墓葬文化,墓葬的規格象徵著逝者生前地位的高低,所以皇帝的殯葬儀式是舉國最隆重的,陵墓是舉國最宏大的,陪葬品也是最豐富的。平民的墓則沒有什麼之前的陪葬品,畢竟他們生前都有可能衣食不保。盜墓賊既然要通過盜墓來獲取財富,自然挑選陪葬品豐富的古墓下手。

為何盜墓賊盜墓時看到柳樹,急忙掉頭就走?只因一項不成文的規定

最後,盜墓賊如何判斷那座古墓是貴族的,那座古墓是平民的呢?除去看規模,那就是看墓旁的樹了。一般情況下,根據逝者生前的社會身份,古代在墓前栽的樹是不相同的,栽鬆樹的是皇室成員,柏樹為貴族,平民呢?正是柳樹。為此,盜墓賊一看到古墓旁有柳樹,便不會打擾逝者,也不白費力氣再盜墓,便毫不猶豫地離去。

結語

我國擁有璀璨的文明,燦爛的風俗文化,在歷史的洪流中,有很大一部分通過墓葬的形式流傳至今。而那些達官貴族墓穴,往往埋藏有豐富的珍寶,和重要的歷史信息,如果被盜墓賊盜取了,無疑會對文化的傳承,造成破壞,令人惋惜。

參考資料:

《西京雜記》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為何盜墓賊盜墓時看到柳樹,急忙掉頭就走?只因一項不成文的規定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