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智謀 ” 潛心研究古人的智慧,總結提煉智謀精髓,古今結合,詳細揭秘職場潛規則以及辦公室政治
【參考書籍】《資治通鑑》漢紀五十一
【事由】何進召董卓率軍到洛陽來,侍御史鄭泰勸諫說:董卓為人強悍不講仁義,又貪得無厭,假如朝廷依靠他的支持以兵權,他將為所欲為,必然會威脅到朝廷的安全。
您作為皇帝國戚,掌握國家大權,可以依照本意獨斷獨行,懲治那些罪人,實在不應該依靠董卓作為外援!而且事情拖得太久,就會起變化,先前竇武之事的教訓並不久遠,應該趕快決斷。
尚書盧植也認為不應當召董卓,何進都不接受,鄭泰於是辭職而去,告訴荀攸說何進是個不容易輔佐的人。
【解析】
1、內憂外患
何進掌控朝廷政權,打算誅殺眾宦官,但宦官的靠山是何太後,現在何太後不同意,導致阻力重重,此時內有宦官之亂,外有董卓、皇甫嵩等諸侯擁兵自重,可謂內憂外患。
何進雖然掌控政權,但無法平衡各方勢力,導致權力根基不穩定,那麼何進如何操作才能集權?其實目前最主要的是剷除宦官這一方勢力,此時最重要的是全盤控制朝廷。
2、控制局面
朝廷就是何進的根據地,要想權力穩定必須要進行權力洗牌,只有控制住朝廷這個根據地,方能進行下一步操作,例如建房子一樣,地基一定要牢固,否則建得再高也沒用。
鄭泰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建議何進誅殺宦官,如果法律武器無法誅殺,那麼必要時可以調動禁軍,並且封鎖朝廷各個進出口,禁止任何人進出,不管用什麼手段必須要誅殺眾宦官。
3、權力洗牌
何進為何一定要誅殺宦官,講和不行嗎?還真不行,因為這些宦官都是漢靈帝時期的舊臣,當時宦官得勢頻繁設局陷害何進,此時何進掌權,必定要誅殺宦官,否則等宦官掌權死的就是何進。
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所以必須要除掉眾宦官,另外宦官也沒有資格跟何進講和,此時何進的對手是何太後,而不是宦官,只要滅掉何太後,即可瞬間瓦解宦官集團。
4、猶豫不決
鄭泰建議何進先下手為強,猶豫不決,而何進卻沒有採納鄭泰的建議,為何?職場智謀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種原因:
其一:何進雖然掌控朝政,但畢竟不是皇帝,如果發動禁軍誅殺眾宦官,這可是謀反的行為,如果不是皇帝而在朝廷動武,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都是謀反的行為,何進不想背上謀反的罪名,所以遲遲不肯行動。
其二:如果發動禁軍誅殺宦官集團,那麼就與何太後撕破臉皮,何太後是何進的妹妹,何太後因獲得漢靈帝的寵愛,被封為靈思皇後,一人得道雞犬昇天,何進之所以有今天全靠何太後,所以何進不好意思與何太後撕破臉皮。
其三:何進害怕眾諸侯聯合謀反,因為何進如果誅殺眾宦官,諸侯們就會抓住這個把柄,說何進謀反,不管何進是不是真的謀反,諸侯們都會說何進謀反,這樣才有合理的理由攻打何進,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諸侯們也想當皇帝,要想當皇帝,那麼只有除掉何進。
5、大赦天下
其實何進應該要採納鄭泰的建議,何太後是何進的妹妹,可以不殺,但要軟禁何太後,然後尋找宦官的重大罪狀,如果沒有罪狀就給他們扣上罪狀,然後就可以師出有名,而發動禁軍以風馳電掣之勢誅殺宦官。
誅殺宦官後馬上大赦天下,以獲取民心,然後按插自己的親信上位,朝廷內部各個重要部門全部更換為自己的心腹,此時最重要的是穩住朝廷這個根據地。
至於外部諸侯擁兵自重的事可以緩一緩,等穩定朝廷後,再對諸侯們下手也不遲,而何進則選擇董卓作後援,而召董卓到洛陽,結果導致何氏被董卓滅族。
更多幹貨,關注“ 職場智謀 ” 微信公眾號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內憂外患,如何破局?必須內外分離,然後解決內憂,再處理外患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