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石灰吟》——於謙
現在的祖國發展之快,是其他國家所比不上的。因為曾經經歷過欺壓的我們很清楚,落後就要捱打,只有國家足夠強大,在世界上才會有話語權。而在過去的抗戰時期,我們的國民為了勝利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戰爭背後都會有無數的鮮血和屍骨。
戰爭的出現會血流成河,會讓很多父母失去孩子,會讓孩子在年幼就遭受父母雙亡,在不健全的世界裡長大。戰爭的出現即使對一些國家是有利益的,但我們也希望能減少一個家庭的支離破碎。在現今安穩幸福的生活中,我們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先輩們為我們現今的生活做出的努力和貢獻。
現在我們總能電視上看見當年參與戰爭的老一輩軍人,跟和平年代的軍人有一種不一樣的感覺。而在北京長大的史慶雲,在收拾養父的遺物時,發現了一封血書,上面是有關自己的身世之謎,也發現自己的親生父母都是英雄。
血書疑雲開啟尋親旅途
史慶雲,一個在北京長大的女孩,史慶雲一直跟著史洪全夫婦生活,史慶雲一直以為史洪全夫婦是自己的親生父母,而史洪全夫婦對她也十分好,吃穿用度都僅著她,一家人一起幸福的生活著。
在養父史洪全去世後,為養父收拾遺物的史慶雲在養父的一堆遺物中,發現有一個深棕色的小藥瓶,經過了密封處理,在一群東西裡顯得格外顯眼。打開一看裡面藏了一份血書,從上面得知了史洪全是自己的養父。
在得知自己的親生父母另有其人後,她決心去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在處理好養父的葬禮,穩定好養母的生活後,史別雲踏上了尋親的道路。但因為養父生前從未提過有關史慶雲親生父母的消息,史慶雲只能根據血書上的內容去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
經過多方打聽,史慶雲終於在2002年見到了自己的親生父親李景春,但由於李景春當時身體狀況十分糟糕,雖然親生父親李景春被病魔纏身,但他見到了自己的女兒,了卻了人生最後的心願。在僅僅只見了一面之後就與世長辭了。
雖然見到了親生父親,但也沒有從中瞭解到關於自己身世的故事,史慶雲只能從其他的渠道繼續尋找,關於親生母親的消息,史慶雲從養母處獲得了一定的消息。
她在養母為她縫製的棉襖中找到了一張張紙片,瞭解到了有關親生母親的信息。把這一張張紙片拼在一起,史慶雲發現是一封證明書,上面寫著史慶雲的親生父母李淑敏與李景春的代號。
除此之外,證明書上面還寫了他們的女兒叫做小雲,寫著其母李淑敏的職位和職責,其母李淑敏是因為什麼原因犧牲,證明人是戎冠秀。
戎冠秀是小雲第一任養母,把小雲養到了抗日戰爭勝利後,戎冠秀找到了孩子的生父李景春,但父親李景春為革命事業奮鬥顧不上自己的孩子,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受苦便將她交給了史洪全夫婦照料自己的孩子。
雙方簽下一份保證書,李景春留下了一份血書證明她的身份。但他希望史洪全夫婦可以把史慶雲當成親生女兒來撫養,不要向她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希望她能成為一個普通幸福的孩子。
尋找親生父母的坎坷歷程
史慶雲於1942年,在河北的一個小山洞裡出生。她的母親叫李淑敏,是一名情報員,代號素雲,她的父親李景春,代號為張世傑和張建國,父母都是抗日的英雄,在面對國家危難時,挺身而出,選擇家國大義。為了百姓們的安危,投入了足夠多的時間與精力在情報工作上,甚至帶著僅有一個月大的女兒一起開展情報工作。
情報工作十分危險,不久後李淑敏傳遞情報時被敵方發現,在拼命逃跑的途中,為了保護自己女兒和情報的安全,李淑敏將情報塞進小雲的腳指甲縫裡,然後將她扔在逃跑路上的地溝裡,之後被敵軍追趕喪失了自己的性命。
在地溝裡的小雲被一位老人發現,老人將她帶回家中,組織在得知李淑敏犧牲的消息後,派人來老人家帶走了小雲,取走了李淑敏藏好的情報。年幼的史慶雲,在還不懂事時,就已經成為了一名情報員,她是當時隊伍裡最小的情報員。
在順義,提起史慶雲,順義的老人都知道她,在20世紀80年代,她是北京市勞動模範,人大的代表。知道有親生父母存在的事情時,史別雲已經56歲了,之後她決定尋找到自己的父母,當找到父親後,也繼續尋找曾經母親的痕跡。
歷經了十一年,史別雲才和自己的愛人找到了母親當時的犧牲地,在河北平山縣。從北京往平山跑了50多趟,就是為了讓自己找到有關跟母親相關的信息。
為父母感到自豪
對於史慶雲在整理養父遺物時,除了有證明信、血書外,還有一卷舊紙,這捲紙記錄了60多年前的一些情報。之後他們在棉襖的前襟、後襟、左右襖袖等地方找到了十多份材料,其中還包括史慶雲四歲多就加入了兒童團的材料。史慶雲的朋友王恩橋根據這些材料,還原了當時她母親犧牲的故事。
尋找到親生父母的消息後,史慶雲根據自己在養父那裡得到的資料,瞭解了自己父母的過去,也得知自己的父親在抗戰結束後,在幹休所修養,即使很想見自己,也沒有去主動聯繫史洪全夫婦,希望給史慶雲一個幸福快樂的生活。
瞭解了父母的生平之後,發現跟父親所說的消息一樣,史慶雲把這些遺物證明收集起來交給國家,相關部門也十分迅速地給出了反應,追封其母李淑敏為烈士。
現在平山縣已經為史慶雲的母親李淑敏專門建造了陳列館和塑像,希望讓更多的人能去了解當時的那段故事。讓大家知道和平年代裡曾經那些在黑暗年代裡抗爭的人們,他們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貢獻,在那些黑暗的日子裡負重前行。
對於史慶雲,在她知道她的親生父母時,她沒有因為父母生育她而不陪伴她感到難過,而是努力去找尋真相,即使在信息十分匱乏的時候,也能做到用自己的時間,永不放棄追求結果的堅持,尋找到了自己的父母,為證明母親是一名烈士.
對於史慶雲的人生,她是幸運且不幸運的,她出生於動盪的年代,年幼時被迫與父母分離,遭受了被敵軍傷害。
幸運的是,她有對她視如己出的養父母,他們一直疼愛她,從未讓她受到過委屈,比起其他的因為戰爭喪失父母成為遺孤,不得不去福利機構長大的孩子來說,她是幸運的。但什麼都不知道被瞞住的她也是不幸的,幸好她找到了真相,沒有一直被困住。
小結:
“英雄”是一個讓人敬佩的詞,因為這個詞從來都不簡單,它包含了血淚和為國家的付出。無論是以前的李淑敏、李景春夫婦,還是現在的軍人、消防員、醫生等行業,對於“英雄”這個詞都是當之無愧的。
我們要時刻牢記,現在的和平年代,都是“英雄”們用他們的血淚堆積出來的。我們要用自己的方式去緬懷先烈,敬重“英雄”。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北京女子收拾養父遺物,意外發現一封血書:原來親生父母是大英雄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