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車馬很慢,沒有電子監控,沒有手機聯繫,走親戚都常有認錯人的事情。同樣,在封建王朝時期,無論是芝麻小官,還是高官,只要是做官就擁有官印,不過,天高皇帝遠,官印上面也沒有上任者照片,為什麼就沒有人偽造官印冒充那人上任呢?
官印,其實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是有不同的文化內涵的,其中就包括了皇帝的玉璽,御寶,在朝官員的官印,行政地區官員的官印……反正只要是個當官的就會有特製的官印配備給個人。而要區分這些官員級別的大小,從官印上也能看出了,同級別的官印是一樣大小的,然後就是官位越高官印越大,皇帝的玉璽則是最大的官印,這也象徵著王權的至高無上。
還有一個區分官員級別的方法,那就是看官印的材質,材質越好官位越大,曾經秦始皇就用價值連城的和氏璧製作成玉璽,這也被稱為傳國玉璽,秦國滅亡之後,後來還有許多朝代用過傳國玉璽,只是它後來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皇帝以及在朝官員的官印不好偷,當時一些地方官員的官印應該很好劫走,若是能提前得知此人要上任,半路劫走他的官印,或者偽造官印上任,反正別人也不知道他長什麼樣子,豈不是有機可趁。
其實沒那麼簡單,秦漢時期,官印都是隨身攜帶的,官印上面會寫明上任的地方和擁有者的姓名,甚至還會在上面刻上一些各言、祝福語,有的是希望自己能夠升官發財,有的則是希望自己身體健康,還有的會刻下一些警惕性質的話。
到了魏晉時期,這些官印還出現了各種形狀的,有印鈕有龜、駝、鼻等形制,但是有人想要偷盜還是比較難的,因為每一位官員都會將官印隨身攜帶,生怕東丟了。再者,去朝廷任命一般不會是籍籍無名之輩,上任的時候也會看你的任命文書。
其次到了南宋以後,官印不再是某一人擁有,而是成為了國家公職機關的一種印章,一般都放在衙門裡面,有公職人員看管,若是弄丟了印章還會受到很大懲罰,因為這被視為對皇帝的不敬,屬於藐視皇權,屬於不管是當值的人還是看管的人都非常小心,萬萬不敢將這個東西弄丟了。
如此重視,以及放在衙門裡面,就算別人想偷也偷不走,更不可能偽造公章。到時候官還沒當成,就已經被抓走了,這種事情誰會去做呢?再者,連對公章保管不力都會被處罰,那麼這種惡意的偽造公章豈不是罪加一等。在這種嚴格的制度下面,誰敢挑釁皇權,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再者,官員裡面都是有圈子的,很多抬頭不見低頭見,還有一些人是因為別人的推薦而來了,能夠當上個一官半職責,認識的人多了去了,在朝為官,就算是非常清廉的人也會有幾個志同道合的人。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每一位做官的人都是經過科舉選拔或者調任的,這些人不是有實力,就是有勢力,就算自己坐上了那個位置,擁有了那個官印,假扮成了別人,沒有才能如何當好官呢?若是什麼都做不好,肯定也會引起別人的懷疑。若那個人本身就有才華,那他也不屑去偷官印,若是此人沒有才能,他也應該知道,當官也不是這麼容易的,處理事情的時候也會露出馬腳。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在古代,朝廷發的官印上沒有照片,為何卻沒人偽造官印去上任呢?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