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夫多妻制度,使得每每出現“後宮佳麗三千人”的情況,所以和官僚制度一樣,古代也有妃嬪制度,只不過每個朝代都會有一些特徵和變動,到了清朝的時候就有了二十品,非常多人,不過籠統而言,清朝的後宮位置分為八級,從上往下分別是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
當然除了妃位的設置,在開銷上也會有森嚴的規定,那麼你知道清朝妃嬪的年薪嗎?知道相當於現代的多少錢嗎?說出來你可能不會信。
正常情況下年薪資:皇後1000兩銀;皇貴妃800兩銀;貴妃600兩銀;妃300兩銀;嬪200兩銀;貴人100兩銀;常在50兩銀;答應30兩銀。換算成人民幣(以一兩銀子250元來算):皇後是250000元;皇貴妃是200000元;貴妃是150000元;妃是75000元;嬪是50000元;貴人是25000元;常在是12500元;答應是7500元。
由此可見古代妃嬪的生活確實還不錯,皇後和皇貴妃的工資,起碼是中上遊的水準了,皇後每個月20000元,皇貴妃每個月16666元,貴妃每個月12500元,妃子6250元,而且這是每年什麼也不用幹就能拿到的錢,而我們現代人累死累活可能也就是個妃子的水準,不怪她們覺得這是“飛”上枝頭變鳳凰了。
不過皇太後位置更高,她一年有20兩金和2000兩銀,古代一兩金大概是現在的55克,按照355元每克算的話,皇太後是390500元,加上還有2000兩銀,所以她一年最少有940500元,每個月78375元。所以一個女人走上人生巔峰不過如此了,要是能夠垂簾聽政的話,國庫還不是自己隨便用?
但說實話跟大家想象的還是有點差別,很多人應該都覺得,最少都得是年薪百萬的級別吧?但你得知道其實她們還有很多“零花錢”。
除了銀子之外,在人可以隨意買賣的封建時代,奴僕也算是家財的一部分,所以一般來說,也會規定奴僕的配額:皇後配有12名奴僕;皇貴妃配有8名奴僕;貴妃配8名奴僕;妃配6名奴僕;嬪配6名奴僕;貴人配4名奴僕;常在配2名奴僕;答應配2名奴僕。其中還會增減,這些就看自願了。
而且還有各種物資如布匹之類的,光是妃位每年就能得到25種,比如說蟒緞、織金、裹紗、紡絲等等;逢年過節能夠得到各種各樣的“紅包”“例錢”等小費;生日生孩子皇帝皇太後也會給賞賜,又是各種金銀和布匹;逗得皇帝開心了,皇帝又大手一揮,給你或多或少的“賜俸”,於是你的錢包就鼓起來了。
有年薪資,月薪資,偶爾突然冒出來的薪資,還有各種補貼之外,重點是這些人還都包吃包住!打工人夢寐以求的包吃包住!
她們的妝發用品,各種置物,全都是宮裡面內務府給配置好了的,光是杯盤類的東西,在一個妃子的房間裡就會超過30種,你摸摸自己的腦袋想一想你的房子裡杯盤有沒有30種?注意是“30種”,不是30個!而且僅僅只是這些,還不包括大傢俱什麼桌子凳子臺子衣櫃等等,這些又是另一筆長長的單子了。
吃也是格外精細,還記得慈禧的滿漢全席嗎?當然這是奢華版的了,但普通版的說出來也嚇人哦,比如說一個妃子一天就能吃到9斤豬肉,按照現在快過年的價格,一斤豬肉34元,一天就要花掉306元,一個月就是9486元,然後往上每一級都要翻倍,到了皇太後每天能享受到一頭豬。
所以她們是真正的“金絲雀”。與此同時也能看出來一個很明顯的問題,能夠解釋為什麼後宮爭鬥這麼可怕,並且不全是男人的原因。
那就是後宮女子等級之間薪資待遇差距非常大,皇太後與皇後之間相差一半不說,即便是常在到答應也快接近一半的程度,所以越是高位就越能夠享受到更多,也就不怪這些人每年削減了腦袋想要升級了,所以有時候與其說是皇帝在利用她們的貌美,還不如說是這些女子在盯著他的國庫。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清朝皇後的年俸祿是1000兩白銀,相當於現在多少錢?你可能不會信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