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40年代中期,一位美國飛行員在途經西安上空時,不經意間卻發現地面上有座類似於金字塔的建築,好奇心十足的飛行員便在地圖上將這座金字塔標記下來,並以東方金字塔命名。
不久之後,戰爭結束,對建築學有著濃厚興趣的美國飛行員專程找專家,詢問了這座金字塔的秘密。專家一看位置在加上飛行員的描述,便說這是我國漢朝皇帝劉徹的陵墓——茂陵。
說起漢武帝劉徹,他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口碑最好的皇帝之一,被後人稱為千古一帝,他與秦始皇被後人合稱為秦皇漢武。劉徹7歲便被立為太子,公元前141年,年僅16歲的劉徹登基為帝。
剛當皇帝的前幾年,劉徹並沒有什麼權利,那時候漢朝的權利全部集中在竇太後的手中。公元前135年,竇太後去世,劉徹才得以真正掌握朝廷大權。
此後,劉徹如同展翅高飛的大鵬,依靠自己的雄才大略,對內加強中央集權,改革經濟文化等各種制度,對外把開疆拓土,打造出一支戰力超強的漢軍,把漢朝四周的各個國家收拾的服服帖帖,從此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
然而漢武帝畢竟代表的是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因此也有某些方面的不足,比如咱們在一開始提到的漢武帝陵墓茂陵。
為什麼這麼說呢?對茂陵有過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茂陵是漢武帝劉徹的陵墓,位於陝西省鹹陽興平市。茂陵可以稱得上是古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陵墓,被譽為“東方金字塔”。茂陵的修建前後共歷時53年,有李夫人、霍去病、衛青、霍光、等人的墓葬配享。
傳說,漢武帝劉徹在一次打獵過程中,因在茂鄉附近發現了一隻麒麟狀的動物和一棵長生果樹,認定茂鄉是一塊風水寶地,於是下詔將此地圈禁起來,開始營造陵墓,此地地處槐裡縣之茂鄉,故稱茂陵。當時劉徹年僅17歲,等到漢武帝駕崩,茂陵已經修建了53年。
史料記載,漢武帝因為在位時間長,等到他下葬時墓中已經無法再放陪葬品,因為已經被各種寶藏堆滿。據傳說,漢武帝墓中還有著一件稀世珍寶,便是他身上的金縷玉衣。史料記載,這件金縷玉衣通體雕刻慢龍紋鳳圖,極為珍貴。
在我國古代,帝王陵墓被盜都是屢見不鮮,作為“東方金字塔”的茂陵也沒有逃脫被盜的命運。
漢獻帝初平元年,權臣董卓派大將呂布盜掘茂陵,據說當時足足搬了幾十天,都沒有搬空墓中的一半寶物。後來唐朝起義軍領袖黃巢攻入長安,派兵對茂陵再次挖掘。
到了現代,考古學家還是對茂陵抱有很大希望,因為在當時的盜墓活動中主要還是為了盜掘金銀財寶,對於一些書籍類的文物,可能沒有被看重,還留在地空中。
考古人員在茂陵園區內外共發現了400多座外葬坑,還有120多座陪葬墓,考古專家還意外發現了一座萬人坑,出土了大量的人骨。
這些人骨身上大部分都帶著刑具,而且埋葬十分簡陋,甚至數具人骨堆疊在一起,這些明顯都是囚徒,是在陵墓竣工時當做殉葬人員被殺死在坑中。專家初步估計,人數將近兩萬人。
那為什麼會有如此大規模的人陪葬呢?
有考古專家推斷,這些人很有可能都是修建陵墓的工匠,殺死他們最主要就是為了保密。畢竟關於陵墓的構造以及陪葬品只有工匠才知道,這些信息一旦洩露出去,後果就是盜墓賊的蜂擁而至,因此只有殺死工匠,才能保守陵墓的秘密。或許這就是封建社會最殘忍的一面。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中國最牛帝陵,位於西安竟比秦始皇陵還大,僅殉葬就超過2萬人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