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一,後唐莊宗李存勖的東征大軍分別集結在宣仁門和五鳳門。近衛騎兵指揮官(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突然拔出佩刀,躍出隊列大喊,他的親信也紛紛亮出兵刃,搭上弓箭,鼓動近衛騎兵發動暴亂。
郭從謙最初是一位戲劇演員,藝名叫做郭門高。
莊宗稱帝當年,在黃河岸邊同後梁軍隊爭奪重鎮楊劉。他採納樞密使(副宰相、國防部長)郭崇韜的建議,準備突襲梁軍,就在軍中招募勇士,組成敢死隊。
藝人郭門高對自己的現狀應該很不滿意,所以應募加入了敢死隊。戰後不僅有陣斬敵軍的功績,還生俘了梁軍士兵(一名還是若干名,史料不詳),一戰成名。
酷愛曲藝的莊宗(精通填詞譜曲、經常親自參演)看在眼裡,喜在心上,這位小同志既有演技,還有武功,幹部隊伍中不多見啊!後來,莊宗挑選各軍驍勇士兵組建近衛騎兵(從馬直)時,就任命郭從謙為指揮官。
因為他和樞密使郭崇韜同姓,於是拜郭崇韜為叔父。莊宗的異母弟李存乂也很喜歡他,將他收做乾兒子。
同光四年(公元926年),郭崇韜和李存乂先後受讒,郭崇韜被殺,李存乂被囚,郭從謙十分不忿。
2月份,從馬直士兵王溫在大內值夜班時,圖謀叛亂,剛剛發動就被察覺,事後全族伏誅。莊宗不知道那天怎麼想的,看到了郭從謙,開玩笑說:“你這小子,先依附李存乂和郭崇韜,而今又教唆王溫謀反。你說說,下一步,你想幹嘛?”
郭從謙嚇得說不出話來,渾身戰慄連連叩首。莊宗一笑走了,郭從謙害怕莊宗找麻煩,從此真的萌生異志。
他對屬下士兵說:“趁現在趕緊吃好喝好,把錢都花了。知道人生最大的遺憾嗎?人死了錢還沒花了!”大家很奇怪,紛紛詢問緣故。他說:“王溫前不久不是謀反嗎?鄴都那邊亂著,皇上還來不及跟咱們算賬。等鄴都的事處理完,咱們也就活到頭了,一個都跑不了!”如此數次,從馬直的士兵口口相傳,都認為莊宗日後要大清洗,因此全起了反心。
正在進早膳的莊宗聽到稟報,仍然十分鎮定。他放下碗筷,一面命人火速傳旨給宣仁門外的騎兵指揮官朱守殷,讓他帶兵入宮平叛;一面率領幾位親王和宮中的衛兵一百多人殺了出去。
郭從謙亂兵縱火焚燒了皇宮西南面的興教門,順著皇城衝進了宮內。朱守殷卻率領士兵開進北邙山,坐觀成敗。
莊宗從11歲開始上陣廝殺,最愛以寡擊眾,似乎不如此就不足以彰顯自己的神威(李世民用兵也偏愛此道,但李世民是謀定後動,以己為餌吸引敵軍,然後主力圍殲之;李存勖純粹是好戰,敵人越多越興奮,看到就忍不住要往裡衝)。一生無數次被敵人包圍,後梁軍、各諸侯軍、契丹軍無一能奈何得了他,連稍微重點的傷都沒有負過。
但這次,李存勖再也沒有那樣的好運氣了。外援不至,亂軍卻源源湧入,他殺了百把亂軍後,被攀上宮城的一位亂軍射中胸口,撲倒在絳霄殿的圍廊上。王全斌、李彥卿等幾位“中南海保鏢”護著他靠牆而坐,捱到中午,一代開國帝王李存勖駕崩!
消息傳到罌子谷,預備進京“兵諫”的李嗣源大放悲聲。天剛亮時,拒不救駕的朱守殷派人來獻殷勤:京城大亂,各軍都在城中大肆劫掠,請大帥您儘快到京城主持秩序。
第二天,李嗣源抵達京師洛陽,文武百官狼狽地在途中謁見他,他哭著對大家說:“ 先帝讓我平定鄴都兵變,我卻沒能完成重任,我進京只是為了當面解釋此事!你們好好慰撫軍隊和百姓,安定京師,等候魏王(李存勖的長子,正從巴蜀返回的李繼岌)回來定奪大事。等先帝的葬禮完畢,我還回我的駐地打契丹人去。”
文武百官一起叩頭,勸李嗣源即皇帝位:“如今江山失去主宰,您上承天命,人心所附。好比少康中興夏朝,平王復辟周朝,誰還比您更有資格,請不要再推辭。”李嗣源堅決拒絕。
第三天,文武百官三次呈上勸進奏章,請李嗣源先用“監國”名號,暫時統攝朝政,使社稷安寧。李嗣源採納。
第四天,李嗣源在內廷興聖宮升殿,接受百官列班朝拜,商議即位事宜。霍彥威建議說:“唐朝氣數已盡,不如重新創立新的國號。”
一些大臣附議,認為唐的“土德”衰忘,不可承襲;另一部分反對。
李嗣源思考良久方說道:“我十三歲就在獻祖(李國昌,生前只是節度使,李存勖追封為“獻祖”)麾下服役,他讓我成為李姓皇族宗室,對我的喜愛不亞於親生骨肉。後來,我又侍奉太祖(李克用,生前為晉王,李存勖追封為“太祖”)30年,櫛風沐雨、身經百戰,什麼艱險不曾經歷!太祖的功業不就是我的功業,先帝(李存勖)的天下也就是我的天下。兄終弟及,正是‘義’之所在。同為李姓又另立國號,將依據什麼典故和禮儀呢?氣運的興隆和衰亡,我一力承當!改立國號,我絕不會採納。”
第五天,李嗣源即皇帝位,是為後唐明宗。
李存勖的弟弟永王李存霸逃到老家晉陽,被留守士兵殺死。
邕王李存美、薛王李存禮不知所終(史書所謂“不知所終”很可能就是死於亂軍中,屍首無存的意思)。
申王李存渥與劉皇后一同逃往晉陽,被部下殺死。
通王李存確、雅王李存紀“興教門之變”後逃到洛陽近郊,被霍彥威所殺。
李存勖的長子李繼岌回師渭南時,聽說父親身亡的噩耗,自縊而死。
幼子李繼潼、李繼嵩、李繼蟾、李繼嶢不知所終。
明宗李嗣源沒有改變國號,但他的“唐”永不再是沙陀李家的“唐”!李克用、李存勖家族血胤無遺,百年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清人嚴遂成有詩云:
英雄立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隻手難扶唐社稷,連城猶擁晉山河。 風雲帳下奇兒在,鼓角燈前老淚多。 蕭瑟三垂岡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契丹往事番外篇 4
延伸閱讀:契丹往事番外篇1《契丹進攻中原的亂源——戍卒叫,函谷舉!》
契丹往事番外篇2《宰相請求後唐莊宗犒軍,皇后捐出三位皇子和一座梳妝檯,兵變更甚》
契丹往事番外篇3《平叛大軍城下倒戈,裹挾主帥李嗣源同叛軍合流,入京“兵諫”!》
販史者每日更新,感謝各位讀者大大關注,期盼留言指教!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
參考書目: 歐陽修 《新五代史》 薛居正等《舊五代史》 司馬光等《資治通鑑》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後唐莊宗一生酷愛以寡擊眾,戰無不勝 唯一一次失利後身死國滅!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