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這個世界上,不少人所期盼的都是家庭和和滿滿,夫妻恩愛,能夠互相陪伴著走完一生。但現實卻是殘酷的,這樣的想象往往只存在於文學作品中,真實的情況往往不盡如人意。有一對夫妻新婚三天就分別,妻子苦等72年,卻不知丈夫早在22歲時犧牲。
這位苦等72年的妻子名叫池煜華,她和自己的丈夫李才蓮從小就是一塊長大,可以說是青梅竹馬。因為池煜華家庭比較貧困,她的父母只能選擇將她許配給李才蓮做童養媳。對於這門親事,池煜華並不反對,因為她和李才蓮從小玩到大,感情非常親近,而且李家父母對待池煜華也視如己出,沒有因為她是童養媳就看不起她。
就這樣,在1928年,兩家的父母選定一個良辰吉日,為池煜華和李才蓮舉辦了婚禮。在結婚那年,李才蓮僅僅只有15歲,而池煜華也不過18歲。雖然這在現在看起來有些荒唐,但在那個人們的思想依然比較落後的年代,早早的結婚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了。而就在剛剛結婚後不久,李才蓮就在學校一位老師的引導下,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在隨後參加了一起反抗國民黨殘暴統治的農民起義。
因為工作的需要,起義隊伍不得不進行轉移,但這就意味著要和自己剛剛完婚的妻子池煜華分別。雖然心中有著非常多的不捨,但在國家大義面前,李才蓮還是堅定的選擇了後者,拋棄了兒女情長。對於丈夫的選擇,池煜華也表示支持,並且讓他放心的跟著紅軍隊伍進行革命,自己會將家裡照顧好的。就這樣,李才蓮和妻子約定,在戰爭結束以後會馬上回來和她團聚。而為了這個約定,池煜華苦等了72年。
在之後的歲月裡,池煜華一邊顧及家務,一邊又讀書識字,將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條。雖然丈夫不在跟前,但偶爾能夠收到他寄來的信件,這對於池煜華來說也是一種心理安慰。而李才蓮在參加革命工作以後是表現非常突出,年紀輕輕就被上級委以重任,在軍中擔任重要的職務。
後來因為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紅軍大部隊不得不進行戰略性轉移。就在1935年一次反圍剿戰爭中,李才蓮率領部隊伏擊敵人,以掩護隊友順利突圍。面對著敵人瘋狂的進攻,李才蓮和手下的戰士們堅持到最後一刻,在彈盡糧絕之際,李才蓮帶頭向敵人發起衝鋒。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警衛班的一個副班長卻在這時候貪生怕死,將槍口在背後瞄向了李才蓮,然後扣下扳機。年僅22歲的李才蓮犧牲在了戰場上,他沒有死於敵人之手,而是遭到自己警衛戰士的背刺。
對於李才蓮犧牲在戰場上的消息,池煜華並不知道,因此她一直在家裡等待著丈夫歸來。直到新中國成立之時,池煜華都沒有收到一點丈夫的消息。不得已時,池煜華只能向當時的中央領導人寫信,希望得到丈夫的線索。但當時的中央領導人其實也不清楚李才蓮的下落,只能回信說,一有消息就會讓她轉達。就這樣,池煜華又開始了漫長的等待。
夫妻新婚三天就分別,妻子苦等72年,民政部門才調查清楚,原來李才蓮已經在1935年的一場反圍剿戰爭中犧牲,年僅22歲。在收到丈夫去世的消息以後,池煜華悲痛欲絕,但對於這麼多年的辛苦等待,她卻從來沒有後悔過。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夫妻新婚三天就分別,妻子苦等72年,卻不知丈夫早在22歲時犧牲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