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戰火紛飛的年代裡有許多家庭妻離子散,戰爭遺孤們在這片土地上苟延殘喘,其中不僅有中國人還有日本人。
1945年,是日本戰敗的年份,飽受戰爭摧殘的中國人終於逃脫了日本軍隊的魔爪,迎來了勝利的曙光。這一年同樣是趙鳳祥撿到日本遺孤的年份,她在寒冷的冬季遇到了一個被遺棄的日本小男孩,於心不忍的趙鳳祥咬咬牙把小男孩帶回到了家裡。
01
當時日本侵略者剛剛撤離我國,戰爭帶來的影響讓民眾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趙鳳祥一家過得也很拮據。他經常在街邊拾荒,撿一些有用的物件補貼家裡,這回還撿回來一個日本小男孩,家裡更加難以繼日。
趙鳳祥的妻子李秀榮堅決反對小男孩留到家裡,因為家裡還有一個小女孩要撫養,接下來四個人一起生活將會十分艱苦。
趙鳳祥給李秀榮做了許多思想工作之後,後者才終於答應留下小男孩,併為他起名為趙連棟(原名叫野板祥三)。趙連棟很聰明,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學會了些中國話,他告訴趙鳳祥等人父親是日本軍官,在撤離的過程中與其走散。
趙連棟雖然說話方面有天賦,但是身上還帶著日本人特有的習慣,鄰裡鄉親一眼就難看出他是日本人。
因為日本軍隊的入侵生活才會變成這樣不堪,所以人們都很憎惡日本人,趙連棟成長的過程中遭了不少人的白眼,大家都罵趙鳳祥和李秀榮是漢奸。為了讓孩子們不受到影響,夫妻二人直接賣掉自己房子,搬回到了老家。
但即使是搬回到地廣人稀的鄉下,依舊是藏不住這個事實,學校方面還曾拒絕過趙連棟,這一家人很不受待見。
02
趙鳳祥一家飽受流言蜚語的困擾,有些性格惡劣的人還會上門找他們的麻煩,不僅是口頭上責罵還會動手推搡。一次,已經懷孕七個月的李秀榮不幸被推倒,直接導致流產,最終生育能力也喪失。
即使是這樣的情況,趙鳳祥和李秀榮還是堅持保護趙連棟,把他安全地撫養成人,然後看著他找到工作、結婚生子,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長大的趙連棟讓趙鳳祥和李秀榮倍感欣慰,因為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那個小男孩終於長大成人,過上了好日子。然而好景不長,趙鳳祥在1970年不幸因病逝世,這件事觸動了趙連棟的心,他不禁想到遠在日本的親生父母,於是和母親商量要回國尋找親生父親的事情。
母子二人商量之後,在1992年趙連棟踏上了回國探親的路,拿著母親給湊足的路費在日本尋了三個月的才回國。
兩年後,趙連棟再次前往日本,這次他答應一定會回來然後在青島買一套房子和母親住在一起。
03
可是趙連棟這一去就沒有歸期,連個訊息都沒有回覆。後來李秀榮生了一場大病,他的女兒聯繫上了趙連棟,讓他回來看一眼老人,但是被趙連棟拒絕。至今為止,李秀榮還是沒有等到趙連棟回家,她的守候沒有等到結果。
這件事讓人感慨不已,有些人認為這又是一個東坡與狼的故事,這隻狼確確實實是一隻白眼狼。雖然李秀榮不是趙連棟的生母,但是她含辛茹苦地把趙連棟養大,那些年裡遭受了許多苦難,即使是這樣李秀榮還是一心一意地養育著趙連棟。如果不是趙鳳祥夫婦,趙連棟可能會倒在那個冬天,永遠地離開這個世界。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日本的發展比中國要好許多,它是亞洲唯一一個發達國家,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都很高。
趙連棟或許看中這一點所以在日本定居,抑或是找尋到了親生父母所以留在了日本,這些事情都和回國看望母親一事不衝突。作為一名養子就要承擔養育養母的義務,趙連棟不應該讓一個盡心盡力養育他的母親寒心。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中國夫婦收養日軍孤兒,飽受歧視將其養大,不料最終被養子給拋棄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