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鏡頭下真實的國軍:軍官大口吃肉,後勤女兵抽著煙,表情複雜

歷史 博古通文

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外行軍打仗,糧食供給是最重要的,倘若士兵吃不飽飯,無論有多少先進的武器裝備都是徒勞的。抗戰時,國軍出了不少力,最早一批從黃埔軍校畢業的學生,幾乎有一大半都戰死沙場了,他們身上體現的民族氣節,值得所有人讚揚。不過,國軍之所以會吸引高質量人才加入,除了實力雄厚外,再就是後勤保障了,要知道,在戰爭年代能吃上一碗可口的飯菜,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鏡頭下真實的國軍:軍官大口吃肉,後勤女兵抽著煙,表情複雜

實際上,諸如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軍隊的後勤保障是十分完善的,之前在一戰時,美軍就已經有儲備口糧、一線口糧和緊急口糧了,其中包括麵包、肉罐頭、香菸、糖、酒等,幾乎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後來,日本也在士兵的口糧上下了大功夫,據記載,一名普通士兵的夥食標準是:精米、精面、鮮肉、蔬菜、鹽、糖、茶葉等,不得不說,這個配置比美國還要強上一線。

鏡頭下真實的國軍:軍官大口吃肉,後勤女兵抽著煙,表情複雜

然而,與日本、美國相比,國軍的口糧卻一言難盡。抗戰時,國軍內部固然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比如指揮失誤、情報偏差等,但實際上,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則是飲食供應嚴重不足,到了後期,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士兵營養不良,讓士兵餓著肚子去打仗,又怎能輕易取得輝煌的戰果?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原本就脆弱無比的小農經濟一觸即潰,若不是前2年糧食大豐收,恐怕就前線供應都保障不了。

鏡頭下真實的國軍:軍官大口吃肉,後勤女兵抽著煙,表情複雜

後來,日軍步步緊逼,東北、華北、東南地區相繼淪陷,失去了大量產糧區之後,糧食供應問題逐漸顯露了出來。諷刺的是,在這種危難關頭,居然還有一部分商人囤貨居奇,他們把糧食牢牢掌握在手中,根本不投入市場。1940年6月,國內糧價指數為424,可是僅僅過了一年,糧價指數就達到了2133。從這一點便可看出,解決糧食問題已經刻不容緩,無論如何,也要讓士兵吃上一口飽飯。

鏡頭下真實的國軍:軍官大口吃肉,後勤女兵抽著煙,表情複雜

1940年,國民軍更改了飲食標準,原本的三餐制改為兩餐制,而且只能吃菜葉鹽水湯。同年7月7日,粵軍餘漢謀司令向重慶方面上報了一條重要消息:前線士兵每天只能吃一粥一飯,一部分官兵出現了營養不良,拿不起槍的情況,除此之外,還有餓死、逃跑的士兵。3個月後,國民政府推行了“田賦徵實”政策,這也就意味著,農民不再需要繳納貨幣,而是以實物(糧食)代替。

鏡頭下真實的國軍:軍官大口吃肉,後勤女兵抽著煙,表情複雜

據記載,之後幾年,國民政府工徵收了27000多萬市石糧食,不但保證了軍隊供給,還改善了士兵的飲食條件。然而,美國駐華空軍特遣隊的成立,導致好不容易解決的糧食問題,再次出現了。筆者僅拿一個數字舉例,1945年,駐紮在昆明的2萬美軍每天消耗8萬枚雞蛋、100頭黃牛,相信這個數字已經足夠震撼了。就這樣,國軍的糧食被美軍大量消耗,底層士兵沒有足夠的糧食可吃,除了軍官能吃飽喝足外,下面的人連一點油水都分不到。

鏡頭下真實的國軍:軍官大口吃肉,後勤女兵抽著煙,表情複雜

從上面這幾張照片便可看出,國軍內部的夥食差距還是極大的,這個抽菸的女軍官表情複雜,恐怕她在思考的問題已經不是夥食了,而是戰爭的勝敗。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鏡頭下真實的國軍:軍官大口吃肉,後勤女兵抽著煙,表情複雜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