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地圖上看,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雙方有何歷史恩怨?

歷史 科技地圖

地圖上看,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雙方有何歷史恩怨?

前段時間,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之間打得不可開交,由於俄羅斯人的介入,終於在一個月前簽署停火協議,雙方終於暫時消停了下來。然而,不管是在哪一方的心裡,戰火似乎都還在燃燒。最近,當地又傳來雙方衝突的消息,阿方又一次向亞方哨所發起進攻,導致三名亞美尼亞士兵受傷。人們普遍猜測,納卡協議很有可能又要失效,停火現狀即將告吹。那麼為何阿、亞雙方會如此仇視,衝突不斷?雙方到底有什麼難以解決的恩怨呢?

我們先來說說雙方衝突的納卡地區。地圖上看,納卡地區位於外高加索地區,又稱南高加索地區,因為它的北部就是高加索山脈。整體面積與我國河北省的面積差不多,而其中約3/5的土地都是山地。北靠俄羅斯,南接土耳其、伊朗,西臨黑海,東至裡海,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地圖上看,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雙方有何歷史恩怨?

但科技地圖在之前介紹伊朗的視頻中也提到過,雖然山地地區具有極高的軍事價值,天然的屏障使得該地易守難攻,但由於地理原因,也使包括納卡地區在內的外高加索地區,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更何況,此地還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例如,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等;還有庫拉河、裡奧尼河等河流的經過,氣候適宜、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十分適合發展農業。西邊的亞美尼亞主要收入來源就是農牧業,而東邊的阿塞拜疆依靠的就是石油業。

但我們注意到,阿塞拜疆並不是隻佔據東邊的那塊領土,它還有一塊名為納希切萬的飛地,位於亞美尼亞的西南方向,面積約為5502平方公裡。而阿、亞在邊境線上都對敵對雙方實行了封鎖,所以,阿塞拜疆想要聯繫納希切萬,最好的辦法或許就是從伊朗那兒通過了。那麼這塊飛地又是怎麼形成的呢?這或許與兩國間緊張的關係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地圖上看,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雙方有何歷史恩怨?

如今的納希切萬地區居民雖然以阿塞拜疆人為主,但實際上,亞美尼亞人卻更早在此建立政權,而不光是納希切萬地區,還有今天的衝突地區納卡,在當時都在亞美尼亞王國的境內。然而,隨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崛起,亞美尼亞地區和阿塞拜疆地區都被它收入囊中。亞美尼亞人由於信仰等方面的原因,經歷了一場殘酷的“屠殺”,超一半人口消失。

而到了上世紀20年代的時候,蘇聯又將這兩地併入,將納希切萬歸給了人口更多的阿塞拜疆。同樣歸給阿塞拜疆的還有納卡地區。但納卡的居民又主要都是亞美尼亞人。蘇聯解體後,雙方就在納卡地區的爭奪上各執一詞,阿方認為該地是早就劃給自己的領土,亞方則認為自己明明人口更多而不接受劃分的結果,雙方矛盾日漸激烈,直至今日也難以緩和。所以,從地理和歷史原因上來看,雙方積怨已深,衝突、甚至是戰爭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地圖上看,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雙方有何歷史恩怨?

但這一切都還是淺層的分析,導致雙方衝突的原因還有很多,更摻雜了相關國家的地緣利益,不管是支持阿方的土耳其,還是與亞方關係良好的俄羅斯,又甚至是美國,背後關係錯綜複雜,一方得利必有另一方失利,所以在此誰都不會輕易讓步,戰火必然還會重燃。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地圖上看,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雙方有何歷史恩怨?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