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載自:
異常漫畫研究中心
ID:scomix
民國時期,連環畫繁榮到什麼程度呢,僅《民國時期連環圖畫總目》所錄,就有一萬三千種之多。而據行內大藏家透露,自己所藏的民國連環畫,卻有百分之70不在這個目錄中,民國連環畫的實際發行總量應該在三萬種以上。(館花按:正是因為繁榮,所以翻開民國的連環畫,你總能發現“驚喜”——)
本期要推介的是沈曼雲《白雪公主》,由上海文華書局印行。創作時間只能推測在1938年迪士尼《白雪公主》在中國公映產生轟動效應之後。
格林兄弟原版白雪公主的故事是這樣開始的:王後坐在在一個敞開的窗戶邊,冬雪像針一樣刺破了她的手指,導致三滴鮮血滴落在雪地和烏木窗框上。她欣賞著三種顏色的混合變化,對自己說:“哦,我多麼希望我有一個女兒,皮膚像雪一樣白,嘴唇像血一樣紅,頭髮黑得像烏木窗框”。
中國版白雪公主,從一位中國皇後的許願開始,背景當然也是中國皇宮。
對白:我希望生一個孩子,白得像雪紅得像血,那我真快活呀!——可能因為控制字量,對白十分簡化,文字沒頭沒腦,有種特別的喜感。
旁白:皇帝對皇後異常的寵愛,進宮的時候,接了一個甜蜜的吻,千種溫存萬般體貼——這個旁白可以說是非常摩登了,姿勢也像在跳交誼舞。
皇後產暈而死,皇帝抱著公主嘆息:唉,苦命的兒啊,可憐你母親為著生你而喪命,你一出世便做著孤兒了!——您不是還健在麼,怎麼就成孤兒了?
白雪公主的繼母(此時還不是)登場,名為曹娥,奸相之女。這個安排相當中國宮廷了,但沈曼雲的故事要從她待字閨中說起。
未來的大反派皇後此時還是純真少女,在花園裡撲蝶為戲。
隔壁登徒子翻牆看見曹娥,於是萌生愛意。
翻牆闖入的王公子臉上化著中國戲曲裡的小醜妝,一看就是壞人。曹娥:如再不滾出去便叫人來捉你!
王公子相思成疾,一病不起。
竟然產生了幻覺,把家僕錯認為曹娥,大跳交誼舞。
哎喲
提親不成竟然僱兇強搶。
是夜,曹娥被強人打包擄走。說真的我已經忘記白雪公主是啥故事了。
最終,強人被一殺了事。閒話少說,這段多達五十頁的支線,講述了未來大反派皇後入宮前的故事,此時她完全是正方角色,或許沈曼雲只是想用這段故事來佐證皇後的美貌吧。
回到主線,女大不中留,奸相認為如此燙手的山芋不如獻給皇帝。
曹娥入宮,成為曹皇後。明帝:卿真美麗,世間難選,孤王的豔福不淺呀哈哈——這豔福兩字,是把市井百姓的心聲講出來了。
為了強化這豔福兩字,令讀者感同身受,沈曼雲還加插了一段含蓄的床戲,皇帝:你們出宮去吧。旁白:良宵一刻值千金,眾宮女會意微笑退出宮門。
眾宮女偷立宮外偷窺房中春色。
敢聽皇帝的牆根,好大膽!
皇後:萬歲,我有一面鏡,它會說話,它知道一切事並且有問必答。
真是暴殄天物,知曉一切的魔鏡,只拿來問這一個問題。
十年之後,魔鏡:你很美麗但是白雪公主比你更美麗。——這枚魔鏡比西洋魔鏡求生欲強一些,起碼沒說“比你美麗一千倍”。
來人吶,傳小燕子,哦不,小白雪。
膚白像雪,唇紅像血,頭髮黑得像烏木的白雪公主出場!
皇後責罵公主不做工作——公主也要工作的嗎?
皇後給白雪公主安排工作之一:每天挑水二十擔
之二:每天磨粉三鬥。
之三:劈柴五捆。
還要兼做燒火丫頭,瞬間灰姑娘了。
白雪公主拿著斧頭入山採薪
驚現大狼
驚慌中墜落山崖,被路過此地的鄰國王子徒手接住。
公主如夢初覺,悠悠醒轉過來。
離別後,白雪公主腦海中深印王子的“俊俏倩影”。
從此兩人山中幽會,王子代砍柴,白雪公主一路歡快小跑,王子挑著柴火緊隨其後。這一幕和現代商場裡男人幫女人拎購物袋頗為相似。
柴火砍了太多,引發皇後猜疑。皇宮大殿上豎著兩捆柴火真是奇景。
白雪公主被皇後投入枯井,和入夜行兇,當街搶人一樣,這投入枯井似乎也是民國連環畫常用橋段。
明星映射井底,井底忽然出現一個洞穴,還有直通地面的階梯,白雪公主脫困。
皇後派來追殺的將軍黃也忠,不忍加害公主,殺鹿取心來交給皇後。這是格林童話裡獵人放過白雪公主的中國版,將軍一幅京劇裡長靠武生的打扮。
不料皇後智商在線,竟然一眼識破是野獸的心,當場把將軍斬了。
皇後覆命御林軍首領甘大瘤追殺白雪公主。這個大鼻子,簡直就是中國版的茶水博士(手冢治蟲筆下角色)。
這邊廂,白雪公主在野外見到一條美麗的毛毯,竟躺在上面睡著了,甘大瘤追兵已到!
緊急時刻,毛毯忽然升空,原來這是魔術家白玉女士的魔毯!
白雪見白玉。仙女這個角色應該是來自木偶奇遇記,由此推測,沈曼雲《白雪公主》的創作時間應該還在1940年迪士尼第二部動畫長片《匹諾曹》上映之後。關於民國上海的迪士尼熱,其實是一段有趣的歷史。
仙女白玉女士放出魔術電光唬退大隊御林軍!
樹木化作怪獸嚇退甘大瘤,這場面相當迪士尼了,但寫旁白的人似乎不識,寫成了“野獸假面具”。
白雪公主:哈哈這裡真好美麗的風景呀!
矮人公館,歐式裝修
白雪公主燒好飯菜,自己吃完,選最末一張床睡下了。
七個小矮人,他們都做開礦工作。
雪姑七友,七個小矮人集體亮相!連環畫中稱之為“七個滑稽怪傑”,實際各有出處。《白雪公主》封面之謎就此解開,原來是米老鼠在裡面客串了一個矮人。
七矮人詳解:米老鼠,無人不知的迪士尼角色。勞萊和哈臺,一對美國喜劇片演員搭檔。小豬,看樣子就是張光宇《西遊漫記》裡的豬八戒。王先生,民國著名漫畫角色,原作者葉淺予。牛鼻子,民國著名漫畫角色,原作者黃堯。聖誕老祖,這就不用了介紹了吧。
這一支奇形怪狀的矮人隊伍,正在回家路上。
矮人們發現有人燒好了飯菜,於是先吃為敬。
發現美麗姑娘,大家同聲驚訝。
眾矮人:公主今後住在這裡,我們保護於你。
次日,將有一段劇情神發展。
牛鼻子悄悄折返,說“待我去試試白雪公主的膽子可大”。
牛鼻子偷窺獨自在家的白雪公主洗衣做飯,內心深處是不是還想看點別的?
諸事完畢,白雪公主出來遊玩,痴漢遠遠跟隨。
難以言喻的一段,只能請大家看圖了,這是原作的召魂術麼。牛鼻子竟然戴著一個巨大矮人面具來恐嚇公主,意圖不禁令人遐想,不巧的是,聖誕老人也悄悄折返做了同樣的事,兩位痴漢摘下假面具,表情心照不宣。
不料還有第三位,牛鼻子和聖誕老人索性壞其好事,拿抽水機射向米老鼠,逼他發聲告饒現出原形。
脫去假面具露出真面目,公主甚喜!牛鼻子:公主我們七個人每人都有一隻假面具,你跟我們去看看好嗎?
公主和三個矮人一跑一跳回家都很快樂,白雪公主:跑一跑,跳一跳,快點跑,快點跳,跑到這裡來我們大家玩一套!
緊接著的一頁,就是七個小矮人俱在的臥室床景。眾矮人:我們大家化妝一下,來與公主跳舞使她快樂!
這一段如果弗洛伊德一些,實在可以有非常不同的解讀,未必是沈曼雲的主觀刻意,但要說其中完全沒有情色意味,似乎也不能說服我。
公主沒有漂亮衣服,仙女白玉再出場。
雪姑七友,完全原作召魂的一幕。沒想到是以仙女賜公主華服,再由七個形態各異的矮人帶上相似的矮人頭套來實現的,這一段實在奇妙。
舞罷大家拍手歡笑,公主誡他們不要因歡樂而忘自己工作。
他們都去工作,每天輪派一人伴她遊玩。
接下來的故事迴歸正常軌道,當然,也並非白雪公主的主線,而是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矮人和公主的冒險小故事。
公主的心情:見空中飛翔的群鳥多麼自由而快樂!
又見溪中的遊魚幽然自得。
突然火山爆炸。
哈臺被山石砸中,他雖然若無其事的笑(真令人驚恐的反應),卻變成了石頭!
再來看另一場冒險,小豬和公主出遊,路遇桃林,他說:公主,請您允許我,讓我飽吃一頓,因為很難得的機會,你個人先去玩吧!
公主:好!再會吧!
小豬:吃他一個痛快!旁白:小豬摘桃大嚼醜形可笑。
忽然公主遇險,大鷹撲擊!
然而小豬的反應是:待我吃好桃子,再去救她不遲,桃子真美味!
其餘的冒險還有海上翻船,受困於海中央的一塊礁石上。
仙女白玉女士,竟然如摩西一樣分開了大海,令白雪公主等人從海底走回去!
那邊廂,皇後從魔鏡中再次得知,白雪公主還沒死,住在了林中矮人家。
此後終於迴歸了主線任務,皇後三次加害白雪公主,最終和動畫片裡的下場一樣,在雷電交加的雨夜,從山崖上墜落而亡。沈曼雲和原作不同的發揮還有好幾處,比如皇後自以為殺死白雪公主後,為了證明自己最美而舉辦國際大會,邀請各國國王參加,在大會上詢問魔鏡誰最美麗,卻又得到了白雪公主還活著的噩耗,當眾出醜等等拉拉雜雜的閒話,創作可以說是非常隨性。
此時已經是由皇後端坐金鑾殿,皇上生死未卜,全書都沒再提及。
還有一個新增角色,皇後請化學博士怪醫生替她害死白雪公主。
奈何化學博士怪醫生也是用匕首的,並沒什麼特異本領。
這一段追殺頗有電影感。
哈哈,只因你生得太美麗了,所以你繼母要殺你!——直接動手不就得了,壞人死於表演慾和話多。
果然被及時趕到的王子一劍刺死。
名場面,棺中白雪。七矮人將公主放進玻璃棺材以便天天可以瞻仰遺容。
名場面,王子的吻。愛情的吻消滅蘋果的毒。
白雪公主復活,皇後失蹤(已死),一家歡樂一家愁。
曹國丈的篡位陰謀!令府上侍女春桃來假扮白雪公主。春桃:老爺請你尊重些!
假公主春桃
假公主加冕
真白雪公主趕到,假公主被識破,陰謀失敗。(真假公主的區別只是一顆痣?這是什麼回家的誘惑劇情)
白雪公主竟然即位了,文武百官朝賀新王,下詔封賞。
白玉女士為白雪公主用魔術建造了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
最後,讓我們來欣賞一下曾經的純真少女曹娥,生化人魔曹皇後堪比弗利薩的三段變身。
第一段變身
頭飾,毒帶殺!
第二段變身!
毒梳殺!
超級強勁的第三段變身!
終極殺招,毒蘋果!在皇後示範吃了一隻後,白雪公主再次放鬆了警惕。不過看著這樣一張臉,快趕上伊藤潤二的三酸甘油脂了,真能產生食慾嗎?
皇後的末路
墜崖身死!
結語:沈曼雲《白雪公主》,這或許是最早的山寨或者說惡搞原作的同人作品之一吧,當然這樣的作品當年實際有很多,民國連環畫給讀者的感覺,其實距離現代漫畫更近,幾乎就是一層窗戶紙的距離。《白雪公主》從文本來說過於囉嗦,創作十分隨性,但在頗具奇想,在西方童話裡穿插了不少類似中國戲劇故事的元素。
《良友》,1932-01-01
《白雪公主的八仙過海》, 《申報》,1938-12-25第 14 版
民國時,米老鼠和白雪公主是家喻戶曉的明星,出現在各類報刊雜誌,並用於廣告宣傳中,這是因為從十九世紀三十年代開始,米老鼠的短片就出現在電影貼片中,中國觀眾早早就知道了這個動畫角色,林語堂寫過三篇關於米老鼠的文章,魯迅也說自己常去看米老鼠短片,以獲得娛樂和放鬆。沈曼雲《白雪公主》用米老鼠作為封面,其實再合理不過,能讓讀者感到雙倍的好奇,米老鼠加白雪公主,可謂雙拼。這一套百無禁忌的惡搞,中西合璧古今雜糅的亂燉一氣,在主張唯物主義的內地被摒棄,但在香港倒是有所發展,“盡皆過火,盡是癲狂”,成就過香港電影的一段繁榮。
《電聲》1939年第8卷 第29期第1204頁
1938年6月,迪士尼首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盛況空前,因為影片當時是按一盤一盤的方式保存,而《白雪公主》的拷貝僅有一盤,兩家大影院都想首映,怎麼辦呢。於是中國電影業,正是從《白雪公主》開始產生了一種特有的跑片現象,也就是一個影院放映完第一盤,立刻就差人拿著這盤膠片趕往另一家影院,當年的放映過程中,常常會忽然中斷,原因就是跑片未到。
範琅作,《世風》1939年第一期23頁
米奇:真奇怪,這樣兵荒馬亂的時期,電影院依舊是那麼擠。
米妮:我也在想,上海盡多著這些人物,他們是過著悠閒的高等難民生活。
有趣的還有《白雪公主》引發的一系列社會現場,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閱論文《動畫電影《白雪公主》在上海的傳播及影響研究(1939-1949)》。
圖:白雪公主和社交名媛
《中國白雪公主》劇照 ,1940年
《中國白雪公主》電影海報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民國的連環畫有多野?本土版的《白雪公主》讓你拍案驚奇!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