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七輛集卡車緩緩駛入
金義綜保區主卡口
200噸貨值約1200萬進口電解銅
正式入關
標誌著金義綜保區繼棉紗後
又一大宗商品實現了現貨交易
企業需求:大宗原材料採購
“金華塊狀經濟明顯,擁有各類專業市場464個,其中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永康中國科技五金城、蘭溪紡織品市場等專業市場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對大宗原材料需求旺盛。”金義綜保區大宗商品貿易負責人許慶東表示。
據不完全統計,永康五金製造業目前每年消耗鋁120萬噸、鋼450萬噸、銅16萬噸、鋅合金6萬噸,貨值約2900億元;蘭溪紡織業年用紗需求量約100萬噸(貨值約200億元),蘭溪企業每年要從越南、巴基斯坦、印度、印尼等東南亞國家進口優質棉紗20-30萬噸(貨值約40-60億元);東陽的木材加工業2020年木材需求約30億元,目前全國進口紅木約60%進入東陽市場;浙中地區對塑料粒子需求量大,全年需求量在200萬噸(貨值約200億)以上,金華市全年需進口塑料粒子約50萬噸(貨值約50億元)。
現實痛點:高額的運輸與時間成本
然而,由於前期開放物流平臺缺失,目前金華企業主要從寧波、上海口岸進出口公司採購大宗原材料,高額的運輸及時間成本,卻像鎖鏈一樣牽制著企業向前發展的腳步。
“當前,我們已邁入‘自貿區時代’,金義綜保區作為浙江自貿試驗區金義片區(金東)的主平臺,如何充分發揮其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帶動、促進作用,是我們工作的重點。”許慶東說,他們通過調研市場、走訪企業,瞭解到金華企業90%以上的進口銅原材料採購於上海,與沿海城市相比,需增加進出雙程陸路運費,加之時間成本,大大削弱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企有所呼,我有所應
面對市場需求及企業痛點,金義綜保區積極對接世界500強企業——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了電解銅的現貨交割,不僅可以降低周邊銅加工企業成本,還可以幫助企業搶佔推動銅精深加工產業持續發展的制高點和主動權。“自去年9月與金義綜保區形成戰略合作,2020年月均進口電解銅達4200噸左右,今年1月已完成6800噸。而隨著開展電解銅現貨交易,進出口貨值將快速增大。”“海亮股份”相關負責人朱總表示。
許慶東介紹,此次進口的電解銅進入金義綜保區倉內存儲,周邊企業根據需求可以“化整為零”購買現貨。“浙江天寧”“金華三環”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前來購買。“原先到上海買銅,需要以一個集裝箱(25噸)為單位購買,銅毛價6萬/噸,資金壓力很大。現在金義綜保區實現銅現貨交易,3噸5噸都可以買,還可以節省近100元/噸的運費,實現‘當天購買當天提貨當天到貨’,對我們來說這是真金白銀的紅利啊!”浙江天寧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發展大宗商品業態,攜手中亞班列回程貨,2020年金義綜保區已實現6.34億美元大宗商品進出口貨值。今後金義綜保區將加快解決跨國物流及平臺瓶頸,全力推進大宗商品交割倉庫建設,發揮其在配置市場資源的功能,培育形成集金融、物流、商貿、製造等產業一體化發展的產業集群,助力實體經濟做大做強。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自貿”新時代丨算好一筆“成本賬” 讓企業輕裝上陣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