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資訊 - 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聞資訊,每日實時更新

創新醫療之殤:業績頹唐糾紛纏身 大股東“四面楚歌”

財經 股市動態分析週刊

創新醫療之殤:業績頹唐糾紛纏身 大股東“四面楚歌”

作者:林蔓

來源:股市動態分析

2021年1月20日,創新醫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新醫療”或“公司”)公告稱,於近日收到諸暨市人民法院出具的《民事起訴狀》及傳票,公司股東浙江富浙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浙資本”)以決議糾紛為案由起訴公司。

截至公告當日,富浙資本持有創新醫療1828.52萬股,佔比4.02%。2020年其曾就公司發展問題,在創新醫療臨時股東大會前向大會召集人第五屆董事會書面發送了臨時提案,但以不符合相關條件為由遭到了董事會否決,富浙資本隨即請求法院判令確認創新醫療相關臨時會議決議無效。創新醫療這一舉動的合規性也引起了證監局等機構的質疑。

創新醫療前身為千足珍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足珍珠”)。2015年,在連續虧損3年後,千足珍珠進行資產重組,其通過收購民營醫院,將主業從千足珍珠調整到醫療服務行業。然而,創新醫療重組後業績僅僅靚麗了2年,隨後便業績變臉,同時與被收購標的“反目成仇”。也是這個時候,大股東與二股東之間的權利紛爭又不合時宜地出現,這讓轉型後業績再次遭遇滑鐵盧的創新醫療雪上加霜。

據《股市動態分析》記者梳理髮現,當前創新醫療的第一大股東(曾經千足珍珠的實際控制人)陳夏英及其代表的公司管理層和董事會,正在引起公憤,被除自己以外的所有股東“針對”。

珍珠養殖“華麗”轉身醫療服務

創新醫療的前身為成立於2003年的浙江千足珍珠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7月更名為浙江山下湖珍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在2007年成功上市,2012年再次更名為千足珍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始大股東為陳夏英、陳海軍等人。

字如其名,千足珍珠早年主要從事珍珠養殖、生產及銷售。不過,當時受人民幣升值影響,公司外銷業務大幅縮水,加上國內市場不景氣,珍珠養殖及其產業鏈經營每況愈下,在經歷連續3年的業績虧損過後,千足珍珠遂於2015年發佈重組方案,以15億元發起收購三家民營醫院,將業務拓展至醫療服務行業,於2016年初徹底完成收購。本次交易完成前,陳夏英家族成員總共控制千足珍珠53.08%股權,交易完成後其所控制股權降至23.67%。2016年6月20日,千足珍珠正式更名為創新醫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股權結構也出現較大變動。(見表一)

表一:創新醫療股權結構

創新醫療之殤:業績頹唐糾紛纏身 大股東“四面楚歌”

然而,本想借新業務翻身的創新醫療,卻惹來了更多麻煩。由於以陳海軍為代表的陳氏家族團隊不諳醫療行業的經營邏輯,導致三家醫院業績在衝高之後很快出現頹勢。

創新醫療歷年財報顯示,建華醫院2017年淨利潤達到頂峰,隨後急劇下滑,2019年已虧損約2.65億元;康華醫院淨利潤也在2019年由6623.95萬元跌至2866.99萬元;福恬醫院更是“一瀉千裡”,淨利潤由2016年的3361.76萬元垂直降至2018年的300餘萬,其2019年淨利潤雖未透露,但創新醫療稱其營收大幅下滑,經營虧損。

2018年,創新醫療整體歸母淨利潤較上年暴跌78.72%,2019年直接虧損,虧損數額約達11.50億元。

表二:三家醫院2016-2019年淨利潤情況(單位:萬元)

創新醫療之殤:業績頹唐糾紛纏身 大股東“四面楚歌”

數據來源:公司業績報告

在這期間,創新醫療也與子公司建華醫院間生嫌隙,且矛盾愈演愈烈。

2018年,創新醫療以未完成業績承諾為由向建華醫院追索補償,而建華醫院則對當年創新醫療的審計方式頗為質疑,雙方僵持不下。一氣之下,2019年6月5日,創新醫療向上海國際仲裁中心提起仲裁,請求將建華醫院股東康瀚投資持有的國內公司股份註銷並返還2017年度分紅共計44.9萬元。

雙方就此徹底“撕破臉”。2019年6月,創新醫療發佈公告稱建華醫院總經理、執行院長樑喜才犯職務侵佔罪向公安機關報案,同時免去其相關職務,併成立建華醫院應急領導小組,全面主持協調建華醫院日常經營管理工作。被動了“蛋糕”的建華醫院也不甘示弱,其股東康瀚投資、建恆投資和建東投資於同年8月10日以創新醫療董事會涉嫌關聯交易之名,彈劾包括董事長陳海軍在內的多名董事及監事。

業績疲軟,紛爭不斷,創新醫療其他股東坐不住了,準備參與其中改善經營局面,但沒想到創新醫療大股東的槍筒下一秒就瞄準了他們,在與子公司扯皮不斷的同時,創新醫療內部股東間的“撕逼”又開始上演。

大股東阻擾其他股東提議?

創新醫療相關公告顯示,公司曾於2020年11月16日收到富浙資本、從菊林、浙江浙商匯悅財富管理有限公司一匯悅醫療精選2號私募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浙商匯悅”)現場送達的《關於提請增加創新醫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臨時提案的函》等書面材料,擬提名遊向東、張焱、竇宏偉等6人為第六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擬提名俞樂平、何美雲為獨立董事候選人,擬提名華曄宇、李楠為監事候選人,目的在於通過改選董、監事來改善公司經營情況。

相關資料顯示,富浙資本、從菊林及浙商匯悅作為合計持有公司7.3%以上股份的股東(其中富浙資本持股18,285,226股,比例4.02%;從菊林持股10,092,900股,比例2.22%;浙商匯悅持股4860,000股,比例1.07%),根據《公司法》、《上市公司股東大會規則》以及《公司章程》的相關規定,富浙資本等股東可以向創新醫療董事會提議公司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增加臨時提案(3%股權即可提案)。

然而提案遭到了創新醫療的否決。創新醫療表示:“董事會收到上述臨時提案書面函件的時間(2020年11月16日)距離公司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召開日期(2020年11月25日)已不足10日,且富浙資本、從菊林、匯悅財富提交的提案資料中未提交授權委託書、表明股東身份的有效證件等文件,臨時提案不符合深交所相關規定。”

對於這一說法,富浙資本等股東並不買賬,隨即向創新醫療進行了前文所說的訴訟。民事起訴狀中富浙資本表示:“2020年11月25日,浙江證監局向創新醫療下發《關於對創新醫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及陳海軍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認定創新醫療2020年11月18日公告披露收到富浙資本等提案書面材料的時間為2020年11月16日與事實不符,並確認富浙資本將臨時提案郵件送達時間為2020年11月12日、紙質材料送至創新醫療的時間為2020年11月13日。”同時,富浙資本還強調,創新醫療在2020年11月17日召開的第五屆董事會2020年第三次臨時會議剝奪法律賦予的3%以上股東臨時提案權的行為,違反了《公司法》的規定。

創新醫療的說辭也遭到了其他相關人士質疑,認為創新醫療是在有意剝奪富浙資本等小股東的臨時提案權,來穩固自己的地位。

2020年11月17日,創新醫療還收到了浙江證監局監管問詢函,詢問創新醫療關於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是否存在違反《上市公司股東大會規則》等法律法規的情形。隨後11月25日,創新醫療又收到了浙江證監局監管措施函,浙江證監局認為創新醫療公司董事長兼代董事會秘書陳海軍對上述行為負有主要責任,對創新醫療及陳海軍出具了警示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可以看到,當前創新醫療第一大股東陳夏英及其代表的公司管理層和董事會已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對於此事後續發展,本刊將持續關注。

《股市動態分析》2021年火爆徵訂!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創新醫療之殤:業績頹唐糾紛纏身 大股東“四面楚歌”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