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文刀圖耳 審丨瑾涵
最近幾年,在美國的鼓動和帶領下,澳大利亞屢屢對華“開槍”,而這些行為都致使中澳兩國關係急轉直下,如今澳大利亞國內已經有部分人認識到,憑藉著中澳兩國密切的貿易聯繫,澳大利亞在政治上屢屢針對中國已經影響到本國的正常發展。
而當下澳大利亞政府似乎也進入到激進的軌道中,開始對兩國貿易發起破壞。而在1月1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記者會上就澳大利亞國庫部長否決中建集團收購要約進行迴應。
趙立堅強勢開火
據媒體報告顯示,趙立堅在會議上公開發言稱:我注意到有關報道。這是澳大利亞政府將貿易、投資問題政治化,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中澳自貿協定精神,對中國企業採取歧視性做法的最新例證。澳方的行為幹擾了中澳務實合作的良好發展勢頭,也對澳自身形象和信譽造成損害。
除此外,在會議上趙立堅又一次重申,中澳經貿投資合作的本質是互利雙贏。中國政府一貫要求中國企業在遵守國際規則和當地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開展對外合作。
可當我們對自身加以約束之時,澳大利亞卻沒有拿出應有的正當態度,澳方屢屢將正常企業合作披上政治外衣,並藉助已經用爛了的所謂“國家安全”藉口,幹預企業的正常合作,對此我們敦促澳方堅持和遵守公平競爭及開放市場原則。
澳大利亞難尋替代者
然而令莫裡森失望的是,即便他們屢屢為重要貿易設置阻礙,但是從我們兩方貿易額的發展趨勢來看,雙方貿易似乎並沒有受到嚴重影響。
據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1月至11月,中澳兩方貿易額共達2088億澳元。而這其中,我方對澳出口額共計763億澳元,較同期增長5%,澳對華出口總額為1325億澳元,較同期下降2%,所以僅從數據來看,兩方貿易額相差並不大。
然而事實卻是,因為在2020年我方市場對澳生產的鐵礦石表現了強勁需求,隨之而來,鐵礦石價格也跟著飛漲,這也致使澳鐵礦石對華出口猛增。
對此,澳大利亞媒體也評論稱,即便本國政府再怎麼折騰,可是中澳貿易卻絲毫不受其影響,然而,若失去了中國這個廣闊的市場,澳大利亞損失可達5436億。
在這樣危險的局勢下,最近澳大利亞也開始為自己尋找新出路,試圖找到可以替代中國的其他市場,但就目前情況來看,這終究是徒勞無功。
(版權說明:本文由臺頭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來源:國際旅遊島商報)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禁止中國企業收購,澳媒:損失可達5436億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