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項目全景。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 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9日從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獲悉,採用該所研發循環流化床煤氣化技術和氣化飛灰焚燒發電技術的全球迄今最大煤制清潔工業燃氣項目,本月中下旬起已在江西全面進入試運行期,從而為這兩項清潔能源核心技術的產業化應用按下“加速鍵”。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介紹說,採用循環流化床煤氣化技術和氣化飛灰焚燒發電技術的江西濟民可信(高安)清潔工業燃氣項目(高安項目),12月13日開始向江西省建築陶瓷產業基地內40餘家陶瓷生產企業供氣。截至12月28日,三批共36家試投產陶瓷企業全部投運完畢,生產運行穩定,高安項目全面進入試運行期。
高安項目一期設計年產氣量為90億立方米,總投資約60億元人民幣。經過多輪審慎的可行性研究和技術比選,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循環流化床煤氣化技術和氣化飛灰焚燒發電技術最終脫穎而出,成為支撐高安項目的兩大核心支柱技術。
循環流化床煤氣化技術具有成本低和清潔無汙染兩大突出優勢,制氣成本僅為天然氣價格的1/3-1/2,不產生焦油、酚類等汙染物,也無廢水產生,且負荷調節能力強,可很好地適應用氣企業的生產負荷變動;氣化飛灰焚燒發電技術則率先攻克氣化飛灰大規模熱處置難題,實現固廢資源化利用。這兩大技術在高安項目中還實現有機耦合,通過16臺循環流化床氣化爐和3臺氣化飛灰焚燒爐,將煤炭轉化為清潔燃氣、電能、熱能和建築原料,真正實現清潔生產。
高安項目通過採用兩項清潔能源核心技術,為當地陶瓷企業淘汰落後燃氣產能、清潔化生產提供了經濟環保的解決方案,將徹底解決制約高安建陶產業發展的環保瓶頸問題,既推動當地建陶產業聚集新動能、邁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也對中國建陶產業乃至全國的煤炭清潔轉化利用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具有裡程碑式重要意義。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表示,在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專項“弘光專項”的支持下,該所循環流化床煤氣化技術產業化大力推進,目前已在工業燃氣、焦化、建材和有色冶金等行業大規模應用,在合成氨行業多個項目投產,並已邁入現代煤化工領域。氣化飛灰焚燒發電技術則在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課題支持下研發成功煤炭清潔高效梯級利用關鍵技術,並大規模應用於高安項目。這兩項清潔能源核心技術加速產業化應用,將為中國能源生態環境體系建設貢獻科技力量。(完)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兩項清潔能源技術產業化應用加速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