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侯雋| 北京報道
“一瓶醬油”貴過“一桶油”。
2021年 1月14日收盤,海天味業(603288.SH)股價達到214.98元,成交量達4.37萬手,該公司總市值為6900億元,超過中國石化、萬科,躋身A股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15強,其中在上交所排名前10位。
其他包括頤海國際(其主要業務是為海底撈門店供應火鍋調味品及零售產品)、中炬高新、天味食品、千禾味業在內的諸多A股、港股頭部調味品上市公司業界在2020年實現翻倍,大幅跑贏指數。
同樣在創投市場,飯掃光、虎邦辣醬、加點滋味等獲得資本的青睞,這些傳統的油鹽醬醋不但拯救了無數胃口不佳的飢餓靈魂,還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兒。
2021年,從老乾媽到李子柒,搶奪味蕾的千億生意會更猛烈些嗎?
下一個茅臺在這裡?
“中國民以食為天,菜系非常多,烹飪方式非常多,這些餐飲企業需要的供應商,需求量、採購量非常大,這幾年做得好的連鎖餐飲增長速度特別快,背後也需要複合調味品和食材。伴隨著餐飲改造和相關產業鏈發展,下一個茅臺和海天需要在這些領域挖掘。”招商證券研究所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楊勇勝分析。
2020年由於消費者吃飯場景從餐廳轉向家庭餐桌,預製菜、方便食品被徹底帶火,調味品市場隨之發生渠道和產品變遷,有很多企業在資本市場實現了“悶聲發大財”,新創立的品牌也順利獲得融資。
據天眼查APP統計,從市值規模來看,海天味業2020年成為市值“5000億俱樂部”企業;頤海國際市值進入“千億俱樂部”;中炬高新和天味食品市值進入“500億俱樂部”;千禾味業、恆順醋業、金丹科技等3家企業市值也都進入“百億俱樂部”。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統計發現,目前16家調味品上市企業2020年市值總額為9558.6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306.59億元,增加5252.10億元,同比增長121.95%。平均市值由上年同期的307.61億元增加至597.42億元。
智研諮詢發佈的《2020年中國調味品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市場競爭格局分析》報告指出,我國調味品市場的終端需求主要來源於食品製造業、家庭消費和餐飲業三方面。基於我國居民飲食習慣正在發生變化,考慮價格及其他因素的自然上漲,預計未來5年調味品零售額年複合增速大約為7.08%。以家庭消費佔調味品行業總規模32%的比例估算,預計至2023年調味品行業總規模將突破5000億大關。
更為關鍵的是,報告顯示儘管在調味品行業當中,已經涌現出很多的優秀企業。但由於調味品行業所包括的種類繁複,並且我國飲食呈現出地域性特徵,從全行業格局來看,尚未出現絕對龍頭,市場集中度的提升還有很大空間。
因此,過去居於餐飲業幕後的調味企業們開始紛紛發力了,一些老牌調味品企業將在2021年積極衝擊資本市場。
《中國經濟週刊》梳理髮現,主營藤椒油調味品的么麻子食品擬登陸創業板,並已簽署上市輔導協議;山西老陳醋企業紫林醋業遞交IPO招股書,擬登陸上交所;主營四川泡菜的吉香居也於2020年10月完成創業板IPO輔導備案;香菇醬調味品仲景食品2020年11月登陸創業板以來,股價雖一路下跌,但至1月22日,和發行價相比也接近翻倍。
顯然,油鹽醬醋這個古老的行業也開始被投資者重新審視。
老乾媽和李子柒嶽雲鵬都“喜歡”做醬
老乾媽作為中國醬料界的“神話”,已經成為不少中國人的必備品。同樣的,新晉做飯女神李子柒也喜歡做醬,從草莓醬到香菇醬,一年四季隨著季節更替,醬料不能停。
根據智研諮詢網發佈的《2019-2025年中國調味品行業市場發展態勢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2020年我國辣醬市場約有400億元規模,年增速仍在7%以上。而作為領頭羊的老乾媽目前在市場佔有率也只有11%,遠沒有達到壟斷的程度,整體呈現“一強多弱”局面,整個行業內缺少第二品牌。
因此,給很多新晉品牌帶來無限機遇。
例如虎邦辣醬,這個外賣裡湊滿減的5元拌飯醬,發展比新晉品牌元氣森林還猛。
這家成立於2015 年的企業,從開始就避開與老乾媽的直面競爭,利用互聯網營銷和外賣紅利,迅速打開市場,僅 2019 年電商銷售增幅就達到 300%。2019年11月,虎邦辣醬生產商青島辣工坊食品有限公司宣佈完成由青島望盈瑞峰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領投、晨光生物跟投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
被稱為“老乾媽妹妹”的飯掃光也在2020年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
這個四川起家的食品企業,像老乾媽一樣,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也只在線下市場發展。如今,產品已入駐全國 5000 多家大型商場超市,商超覆蓋率達 96%;飯掃光還開設了天貓旗艦店,上線了下飯菜系列、調味醬系列等共計 97 個 SKU。2020 年“雙11”期間,銷售額突破 740 萬元,累計發貨包裹 24 萬個。在2020 年底,飯掃光成功拿到來自深創投和地方產業基金的億元 B 輪融資,方創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此外,明星和網紅品牌也成為醬味市場的新晉玩家。
如嶽雲鵬的江湖鋪子、林依輪的飯爺等,一經面世就引起巨大反響。
目前,海天、李錦記等調味品品牌,呷哺呷哺、海底撈等餐飲品牌,也陸續加入了這場戰爭,幾乎所有玩家都想在醬味市場分一杯羹。
根據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統計,中國人均調味品消費量已從2006年的5.7千克/年增長至2020年的10.7千克/年,10年實現翻倍。對比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情況來看,消費量還有一定上升空間,分別僅為後者人均消費量的45%、55%、52%。
顯然,調味品屬於基礎消費品,剛性需求較強,且中餐重烹調,喜色香味俱全,推動調味品消費量快速增長。
今年春節做年夜飯,您要不要加點醬,讓飯菜更加美味呢?
責編:周琦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從老乾媽到李子柒嶽雲鵬,搶奪味蕾的千億生意還會更猛嗎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