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期,P2P和網貸開始風靡全國,當時因為入行門檻較低、缺乏相應的監管,導致出現了很多暴雷的案例,老百姓們蒙受了較大的損失。近兩年,國家針對P2P網貸進行了相應的監管,對很多手續不全、項目違規的企業進行了有效的打擊。前段時間,有機構統計顯示,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最高峰有5000多家,到今年11月中旬已經一家不剩了,可見國家這次是下了決心來整治市場亂象了。
那麼之前通過這些平臺簽訂的借款協議,出現了債務,是不是可以不還了呢?實際上,國家為了保護借款人的利益安全,出臺了相應的規章制度,如果符合其中的要求,涉及到的債務還真的可以不還了。
1.高利貸
雖然很多人不知道高利貸具體是如何操作的,但是單單是“高利貸”這個詞就是騙局的標籤。很多人因為不具備資質,沒辦法從銀行獲得貸款,但是又急等著錢用,這時候就會落入高利貸的陷阱了。高利貸最典型的方式就是利滾利,如果在短時間內沒辦法還款,最終就會導致負債過多了,最終無法還款。欠債人在各種手段“催收”之下,最終只會走極端,甚至失去生命。
高利貸是國家明令禁止的,原本這種形式就不受法律保護,所以可以不用還款。
2.砍頭息
砍頭息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如果借款10萬,對方直接扣了2萬的“砍頭息”,只給你8萬,但是你還款就要按10萬的金額來還,這種顯然是不合理的。在國家的新制度下,拿到手多少借款,之後都要按照到手金額計息,也就是說以上這種情況,只需要按照8萬的本金計算利息了。
3.套路貸
從名字其實就可以看出來,套路貸一般都是在借錢的人沒看懂條款的基礎上出現的,在各種文字遊戲中被騙,“被迫”簽訂借貸協議。很多年輕人因為急需用錢,就不會耐心地翻看協議了。例如前些年非常火的“校園貸”,這種貸款形式本身就是違法的,如果有人無意中掉入了這個陷阱,甚至還可以反過來將對方告上法庭。
4.盜取別人信息貸款
現在很多年輕人消費毫無節制,甚至還會套用父母的身份信息進行貸款,還有不法分子利用科技手段盜用個人信息辦理貸款。類似這種方式都會讓無辜的人背上債務。如果是這種情況,只要能夠提供證明不是自己操作的,那麼就不需要償還債務了。
5.向沒有民事行為的人借款
很多機構為了借款出去毫無底線, 會選擇未成年人、精神病人進行放貸,奢望著可以狠狠“敲詐”其家人一筆錢,這種行為也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在新規之下,揹負債務的人有權利不還款。
總而言之,目前國家在積極打擊違法貸款行為,保障老百姓們的權益,咱們也要保持徵信良好,急用錢的時候可以走銀行渠道,千萬不要掉入別人挖好的陷阱哦。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5000家P2P機構被“打掉”,國家制定“新規”,符合5點不需要還錢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