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婆家,我是外人,融不入這個大家庭,被婆家人孤立在外;在孃家,我是外人,成為了客人,這是很多女人結婚後最大的感悟,無比辛酸。
有的人說,孃家是女人婚後最強大的後盾;有的人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人出嫁之後,就最好別再指望孃家了,凡事要靠自己。
實際上,孃家究竟靠不靠得住,關鍵要看父母和女兒的態度。如果父母對兒女一視同仁,十分疼愛女兒,女兒在婆家受了委屈,父母的確是她最堅強的後盾;如果女兒出嫁後及時盡到給父母養老的義務,不忘關心父母,讓父母感受到孝心,不給兄弟和其配偶添麻煩,女兒和孃家的關係也可以相處得很融洽。
羅素說: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
為人父母,疼愛自己的孩子是基本要求。無論周圍人說什麼,無論長輩們是何態度,你都要做到對自己的子女一碗水端平。
01.5歲那年,弟弟的出生,讓我的心裡產生了落差感;
在我五歲那年,媽媽給我生了個弟弟。
由於家境一般,媽媽並不想再要一個孩子,可是,爸爸是三代單傳,爺爺和奶奶在家裡鬧了很久,甚至說出了不生就離婚的狠話。看在老公對自己很不錯、對自己的父母十分孝敬的份上,媽媽終於鬆口,答應了生二胎。
在生二胎前,媽媽與爸爸作了三條約定。第一,這一胎不管是男是女,都不再要第三個了;第二,作為補償,爸爸的工資交給她保管;第三,即使生了兒子,爸爸也必須一如既往地疼愛我。
弟弟出生後,看著滿臉堆笑、大擺酒席的奶奶,看著在祖宗牌位前又跪又磕頭的爺爺,聽著周圍親戚的恭維聲和鄰居那句“你有弟弟了,媽媽不愛你了”的玩笑聲,我的心裡產生了巨大的落差感。
後來,媽媽跟我回憶道:“你弟弟出生後,你好幾天不說話,我叫你也不搭理我。吃飯的時候,你連肉菜都不夾了,也不纏著我要買零食了。”
02.媽媽的疼愛,讓我與弟弟手足情深;
媽媽有了弟弟了,就不愛我了,這樣的疑慮困擾了我一段時間,最終,媽媽的做法讓我放下了心。
親戚跟我開玩笑說媽媽不愛我的時候,媽媽一把拉過了我,當場跟那個親戚翻了臉;雖然有了弟弟,但是她依然會抽空教我練字;以前我有的零食,依然沒有少。
隨著弟弟的長大,我成為了一個很有權威的姐姐。我讓他幹什麼,他不敢反駁,只因他告狀的時候爸媽從來不支持他。他跟爺爺告狀後,雖然我會捱罵,但是爸媽會護著我,剋扣弟弟的零花錢補償我。久而久之,弟弟就不敢跟我對著幹了。
由於媽媽的一視同仁,我與弟弟的感情並沒有受到影響。他喜歡粘著我,我喜歡督促他用功。
03.結婚的時候,媽媽的支持,讓我跟男友順利踏入婚姻殿堂;
在父母的全力支持下,我考上了大學,大學畢業後,我留在城市裡工作了3年。在這期間,我認識了我的男友賀磊。
在我上大學之後,老家的親戚沒少給我說媒,建議我媽把我嫁給那種雖然學歷不高但是家裡有錢的男人。當時,大姑給我介紹了一個比我大七歲的對象。據說,他是一個拆二代,家裡很有錢,可是,他不僅學歷不高,而且人品堪憂,經常在家裡打罵父母。
大姑當時是這麼勸說我媽的:“你有個兒子,要為兒子考慮。你知道嗎?現在女孩子結婚要求都很高,不僅要彩禮,而且要有婚房。雖然你跟我弟兩個有收入,但是買房壓力依然很大。如果你能把女兒嫁給有錢人家,就既可以換到一筆彩禮,還能讓女婿多多補貼,讓兒子過上好日子。”
大姑的話,頗受爺爺奶奶的認可,卻遭到了我媽的回懟:“在你們的心目中,我兒子是有多菜,不僅需要啃老,而且需要啃姐姐?一個男孩子想要娶妻,就得靠自己,憑什麼犧牲姐姐的幸福給他鋪路?我告訴你們,我女兒會嫁給誰,她自己說了算,你們別打我女兒的主意,門也沒有。”
當我把男友帶回家後,媽媽詢問了他家裡的基本情況,詢問了他父母對我的態度,又看了他的未來規劃,很滿意地認可了這門婚事。
04.18萬彩禮,成為了奶奶最眼紅的東西。
兩家父母達成一致後,賀磊的父母主動給了我媽18萬彩禮,不要陪嫁,作為給我父母養大女兒的報酬。
拿到彩禮後,我媽跟我說:“我就不給你陪嫁了,這18萬彩禮都給你帶回去。你也別交給男人,留在自己的手裡,以後懷孕生產有你花錢的地方。”
讓我無奈的是,我剛回到家,就聽到了奶奶跟我媽索要18萬彩禮的事情。
“為了她,你掏了那麼多錢給她讀書,連彩禮錢都給她了,我當初說得果然沒錯,女兒就是賠錢貨。不行,那彩禮錢是我孫子的,必須留下來。”
媽媽霸氣回懟了奶奶一句:“你也是女人,按你的說法,你也是賠錢貨了?”
之後,我就聽到了奶奶的哭鬧聲、爸爸解圍的聲音。好在,弟弟回來了,一句話化解了這場風波:“作為一個弟弟,我應該做的是保護姐姐,而不是壓榨姐姐。”
我和男友跟弟弟約好,以後父母養老的重任,我會承擔一半,作為對爸爸和媽媽這份愛的回報。
05.父母一碗水端平,對自己百利而無一害。
孫女出嫁,奶奶索要其18萬彩禮,兒媳霸氣回懟,父母對兒女一碗水端平,對自己百利而一害。
首先,嚴格要求兒子,既是對兒子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在父母偏心的家庭裡,我們會很扎心地發現一個現實,那就是越得父母寵愛的孩子越沒出息,等父母老了之後越無法指望他們養老。
父母越疼愛子女,為他們做得越多,越會讓子女失去自食其力的本領。等父母老了之後,他們不啃老就算不錯了,又如何能盡到給父母養老的義務呢?
其次,父母越公平,兒女的感情越深厚。
斯賓諾莎說過一句話:
“嫉妒是一種恨,這種恨使人對他人的幸福感到痛苦,對他人的災殃感到快樂。”
父母的偏心,很容易引起子女對其他兄弟姐妹的嫉妒。在他們看來,就是受到偏愛的子女搶走了自己應得的親情,自然不會願意真心接納這個兄弟姐妹。
如果你真的想要實現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的想法,就請對子女一碗水端平。
最後,父母一視同仁,得到子女孝敬的可能性會越大。
父母越偏心,受到冷落的子女就會越寒心,就會越不想孝順你。如果父母一視同仁,子女獲得了該有的親情,也會有一顆感恩之心。實際上,子女不孝,往往跟父母脫不了關係。
END.
今日話題:你覺得父母一碗水端平,能獲得子女的真心孝敬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孫女出嫁,奶奶索要其18萬彩禮,兒媳霸氣回懟:你也是賠錢貨嗎?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