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網絡社會興起,人們經濟水平的提升,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上也越來越重視,對比以前的年代,每個家庭很多個孩子,能夠吃飽穿暖已經是奢侈,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一般家庭只有一個或兩個孩子,在教育上更注重質量。
對比外國的教育方式,中國的教育方式在大眾的眼裡還是比較刻板和嚴格的,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理,對孩子的期望也比較高,無論在物質上還是精力上面都投入很多。
中國父母把孩子當作人生最大的投資,甚至一生捆綁
將自己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想
我們可以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很多家長希望孩子全面發展,嚴抓學習,培養興趣愛好,但是一些並不是孩子所喜歡和適合的,而是父母將自己沒有完成的夢想寄託在了孩子的身上,比如家長在小時候想學習一些興趣特長,但是因為條件有限沒有機會學習,就會寄託在孩子身上,讓孩子來學習,來滿足自己的要求,但卻沒有考慮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養兒防老觀念,既想孩子成龍成鳳有出息,又想自己老年有好的收尾
對比國外的父母,在孩子能夠獨立的年齡就任其放飛自我,很少在參與孩子的生活。中國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誼一直會維繫到父母離世,在此過程中投入很多,從學生時代的學習,到結婚娶妻,都會參與,所以中國的婆媳關係是非常嚴重的問題,父母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相捆綁,即想孩子的人生美滿有出息,又想自己的老年有一個好的收尾。
投資有成功就有失敗,投資成敗在所難免
成功的父母,晚年幸福
對於投資成功的父母,孩子人生比較完美,經濟條件也比較好,沒有太大的生活壓力,在父母晚年的時候,能夠請得起保姆,能夠有好的晚年生活,無需操心,並且還會感嘆兒女有出息。
失敗的父母,不敢停工
對於大多數的父母,由於社會的發展,房價物價都在飆升,很多年輕人揹負著房貸,需要還幾十年,壓力非常大,一般父母都要把自己的積蓄拿出來買房,為孩子分擔壓力,即使自己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級,仍然不敢停工,還要繼續奮鬥,孩子自身難保,自己要有所退路,否則將來去養老院都付不起。
其實無論孩子的將來一生如何,父母在照顧好自己的情況下,再去幫助孩子,其實父母一生最重要的工作並不是傾其所有的投資,而是重在教育,學會教育,尤其是在學生時代,家長要能夠讓孩子不走彎路,在正常的軌道上行駛。
學生時代的開啟,對於中小學生打基礎階段,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去教育?
小學階段重在樹立正確的三觀,學習和生活習慣的培養
小學生就像一張白紙一樣,家長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小學階段學習壓力還不是很大,玩也是他們的天性,對外界的事物都很好奇,沒有很強的專注力,這個階段家長們一定不要固執於考試成績,主要是以培養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為主,不要給他們施加學習壓力,產生厭學的現象。
初中階段規劃好中考目標,並且努力實現目標
初中伴隨著孩子們進入青春期,在教育上也比較難,容易出現叛逆的心理,容易和家長站在對立面,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語氣,正視孩子青春期的現象,能夠形成好的溝通模式,在此基礎上,讓他們好好學習,把中考當作人生的第一個目標,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
高中衝刺階段,大學面向就業階段,家長應如何教育?
高中重在堅持,高一適應爬坡,高三衝刺高考
進入高中之後,學生的學習壓力增大,學習科目內容,難度都在增加,在高一的時候很多同學會出現不適應的心理,家長可以深入交談,鼓勵他們堅持,高一打基礎之後慢慢走入正軌,高二繼續爬坡努力學習,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方法,高三便是最重要的一年,衝刺高考,高三孩子心裡壓力大,也比較複雜,所以家長們不要再給孩子施加壓力,多開導鼓勵,讓他們能夠用平常心來對待高考。
大學應提升自我價值,在就業中提升競爭力
進入大學已經算是成年人了,同學們離開了父母的懷抱,獨立生活,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提醒孩子,像朋友一樣交流,大學應該如何度過更有意義,大學並不是終點,將來要面臨就業,面臨工作,對於就業目標,就業規劃的想法等等。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教育好孩子,尤其學生時代的培養,才是父母們人生中有價值的投資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