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包括小助手,在上大學時都有這樣的想法:
“高中時那麼辛苦,好不容易上大學了,我要好好輕鬆輕鬆,享受大學生活。”
這種想法沒有任何問題,上班後,個人時間會越來越少,因此大學老師也經常鼓勵我們利用假期去旅遊、去嘗試、去享受。
不過也有同學說,“好不容易上了大學,我什麼都不想,盡情享受,等上班了再好好努力。”
放鬆不等於放縱,努力與享受大學生活也並不排斥,年年拿獎學金、有厚厚一摞證書和獎狀的同學,他們的大學生活依然很快樂。
相反,如果大學期間你只顧享受,那畢業後就不是努力,而是拼命了。
01、大學沒有多少時間,轉瞬即逝
“你總說畢業遙遙無期,轉眼已各奔東西。”相信每個畢業生對這句歌詞都深有感觸。
入學時明明還在感慨,不知道未來幾年大學生活會怎樣度過,一眨眼已經穿上學士服,手拿畢業證,坐在畢業典禮臺下,聽著校領導的祝福。而後回到乾淨、空蕩的寢室,拖起行李箱,永遠關上這扇青春的門。
恍惚間,做了一個長長的夢,這個夢如此真實,以至於多年後還在回味。
我們總以為未來還有大把時間,再等一天也為時不晚。
就像跑一場馬拉鬆,進入大學,大家又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槍聲一響,有人開始往前跑,有人覺得還有那麼長的路,不著急,慢慢來。
最後的結果就是被越落越遠。
02、工作後更難去學習提升自己
“我工作後利用休息時間充實自己,不也一樣嗎?”
同樣的話,如果我聽十個在校生說過,畢業後真正這樣做的人最多隻有兩個。
大多數人有這樣的幻想:工作後朝九晚五,順利完成工作按時下班,回到家吃完飯休息一會,晚上七八點開始看書學習一直到十一點,然後睡覺,第二天精神抖擻繼續上班。
然而上班後真實的狀態是:工作一天下來實在太累了,往床上一躺什麼也不想幹,玩會遊戲放鬆放鬆,一不小心又熬夜了,趕緊睡覺。第二天睡眼惺忪地去上班。
身在職場,拿出大塊時間來學習和充實自己是非常奢侈的,忙碌是生活常態。
可以說大學是我們最後一個能拿出大把時間去學習的階段,所以要充分利用這個階段去積累,未來能在職場中更加遊刃有餘。
03、責任越來越重,自己越來越輕
正式走上工作崗位,開始上班掙錢,意味著你已經可以從原生家庭中脫離出來,在社會中獨當一面。
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責任,對社會的責任,對工作的責任,對父母的責任,對配偶的責任,以及日後對自己孩子的責任……
上學時,我們心無旁騖,什麼事都可以優先為自己考慮,但隨著責任越來越重,曾經的“自己”反而越來越邊緣化,成為不重要的角色。
曾經遮風擋雨的父母需要我們來守護,曾經獨善其身現在也有了牽掛的家,於是關注自己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
所以趁著大學時光,多給自己一些關注,從現在起去努力,讓未來的自己肩膀更厚實,能給家人更穩定的依靠。
本文由ESB創新創業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轉載請超鏈接註明:頭條資訊 » 工作後,哪還有時間看書學習
免責聲明 :非本網註明原創的信息,皆為程序自動獲取互聯網,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此頁面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給站長發送郵件,並提供相關證明(版權證明、身份證正反面、侵權鏈接),站長將在收到郵件24小時內刪除。